divcass=”ntentadv”光和城駐軍八千,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離劉寒最近的便是烏桓上穀部,因此,從光和六年183年)開始,劉寒便利用這批漢民烏桓仇恨的心理,不斷地挑釁滋事,和烏桓發生摩擦。
不得不承認,烏桓人真的比鮮卑人能忍,就是不與漢人衝突,一度讓劉寒懷疑自己才是胡人,他們是文明人。
但泥人尚且有三分脾氣,更何況是烏桓人。
難樓不堪劉寒煩擾,求救於丘力居,丘力居無奈,隻能率軍前往上穀北部。
因此,光和七年一月。
漢軍與烏桓部落在彈汗山以東白山附近發生大戰。燕山山脈西北,張北縣東北一帶)
此次,漢軍兩萬騎,包括黃忠部五千火麟軍,剩下的一萬五千人都是輕騎兵,參戰大將有趙雲、太史慈、典韋三位新人和小將張遼。
一年過去,劉寒的實力又增強不少,大軍達到十二萬,加上六萬屯田軍,而騎兵增至十萬,真正的十萬鐵騎。
龐大騎兵數量,那花錢的速度真的嚇死個人,因此劉寒選擇以戰養戰,用烏桓的血來養自己的騎兵。
大軍後方還有劉寒部的三千羽林衛,兩旁分彆是陳到和賈詡。
烏桓一方是三萬騎,但軍隊精銳程度根本沒法和漢軍比。
此次大戰,並州軍準備用烏桓人試驗他們的新戰法,先是輕騎兵誘敵深入當負責誘敵的前哨部隊將對方吸引至腹地,由重騎兵發起反衝鋒,隨後兩翼的騎兵會從兩側迂回,如同雙臂一般將對手抱住,一旦時機成熟後,誘敵部隊將掉頭,與友軍完成反攻。
這個也是當時黃忠在大青山與鮮卑人遭遇時決戰用的戰法,但當時隻是隨機應變,劉寒還是從戰後黃忠提交的戰報才得知的。
“這不是蒙古人的戰法嗎?”
之後,劉寒召集眾人,對黃忠這一新式戰法進行剖析和完善,若效果不錯,就推廣到全軍。
這回,是第一次亮相。
首先是張遼率領輕騎佯裝不敵,邊打邊撤,將烏桓人引入漢軍包圍圈。
烏桓人自是沒察覺到漢軍陰謀,看著張遼人不多,便想著先全軍壓上,吃掉這一股漢軍。
可是,當烏桓人察覺到兩翼分彆有漢人時,已經晚了。
左翼趙雲、右翼黃忠,分彆帶六千人以鉗形包圍,而正麵則是典韋的五千火麟軍!
烏桓人直接被這股鋼鐵洪流衝得潰不成軍,陣形還未穩住,側後便被漢軍插了兩刀,三萬大軍,短短一刻鐘,被切成了四塊,最前方的那塊三千人直接被漢軍吃掉。
那可是上穀烏桓最精銳的勇士,難樓心裡滴血,但無濟於事。
最讓他們難受的是,好不容易雙方第一輪衝擊結束,還沒穩住陣腳,這最初的三千漢騎又在他們背後插了一刀。
正麵、兩翼漢軍再次圍殺過來,一觸即潰。
烏桓人的戰鬥力遠不如鮮卑人,而劉寒手中的大軍,有一半是與鮮卑人有交戰經驗,戰鬥沒有懸念。
最終,烏桓三萬人,被殲滅兩萬,逃走一萬,而漢軍陣亡不到一百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