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並州大軍與劉寒會合。
divcass=”ntentadv”“末將張遼張郃、高順),拜見主公!”
此次出戰,劉寒沒打算讓並州老將出馬,畢竟這也是一個鍛煉新人的好機會,不然這仗打得就沒意思了。
“一路辛苦。”
加上身邊關羽、張飛、典韋三人,劉寒手中的戰將已經足夠讓人眼睛發紅了。
“此次圍剿黃巾賊,我沒有讓徐榮、黃忠甚至段師出戰,就是為了鍛煉你們,你們可切勿讓我失望。”
下麵諸將皆神情激動,抱拳道:“喏。”
“不過,此戰不同於外戰,黃巾中大多數都是被蠱惑、裹挾的流民,不宜太多殺戮,因此我的想法是隻誅首惡,懲戒冥頑不靈者,至於流民,相信過不久並州那邊董昭就收拾好了。”
“遵命!”
眾人開完會,各自下去準備。
新加入的關羽、張飛二人心中感觸最多。
關羽:“難怪主公這些年來戰無不勝。”
張飛:“是啊,且不提赫赫有名的火麟軍,就連普通的騎兵,一眼便知是精銳。”
這樣的軍隊,在並州還有八萬,這就是大漢河間王手中的力量。
“還好當初沒選錯。”
關羽心中一陣慶幸,若是當初真被劉玄德騙過去,那就是戴罪之身平叛,從最底層做起,不知何年才能洗去罪名,如今跟著河間王,才真的明白什麼叫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雖說當初沒有選擇劉備自己心中失落落的,總感覺失去了什麼重要的事情,但現在看來,那都不算什麼,自己現在的起點,就是很多人奮鬥十年都不一定能到的位置。
張飛也是慶幸,自己待價而沽,沒想到真的傍上一條大粗腿,建功立業就在今朝!
至於劉備,已經被張飛拋在腦後,一個冒充漢室宗親的假貨,下次見到他一定要在他身上捅幾個窟窿。
至於劉寒,此刻坐在大帳中,靜靜地思考著,如何在亂局中,暗中布棋。
“廣宗.長社”
劉寒心中清楚,黃巾軍看似南北呼應,像兩隻拳頭一樣,左右拳同時出擊,向著雒陽的方向使出了威力巨大的拳擊,實則這已經到他們的極限了。
鬨得最凶的幾股黃巾軍,有三四十萬人,人數遠遠多於七萬平叛漢軍朱儁丟了有一萬人),但是六萬平叛漢軍隻是中央軍和臨時擴編的中央軍,而黃巾軍的三四十萬人數還要帶上家眷算在一起。
黃巾失敗是必然的,因為這還是一場不成熟的農民起義,先不提在兵員素質、武器裝備、優秀指揮人才上的差距。最重要的還是農民起義的曆史局限性。
和秦朝末年的陳勝吳廣起義一樣,黃巾軍的頭目也沒有什麼戰略規劃,其起義計劃的製定極不完備,起義後各地起義軍沒有迅速地集結起來,而是分散在各地孤立行動,甚至不進行相互支援配合,起義後張角、張梁、張寶、波才、張曼成、趙弘、韓忠等,個個都是隻知固守一城一池,或久圍堅城,與東漢軍拚消耗,不懂得運用靈活的戰術戰法,直至失敗。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民”的力量。
大地主小地主或者有土地的自耕農,他們才是“民”,他們往往也是政權最堅定的擁護者,他們有產,且最希望天下太平。
而沒有產業流亡地方的,往往是造反的主力,全是棄子,不造反作亂就要餓死,所以他們隻能是“流民”。
至於張角這些頭目,他們比較特殊,屬於“刁民”。
黃巾軍聯合這些失去產業快要被餓死的人造反,自然而然會遭到“人民”的強烈反抗。因為“人民”和漢政府的利益是一致的。
起義之初,這支黃巾軍的戰鬥力並不弱,比如第一階段雙方交戰的前兩次戰鬥,儘管黃巾軍在裝備和作戰經驗上要落後於官軍,但它也有自己的優勢,官軍都是被黃巾軍所打敗。
但之後,隨著“人民”的加入,勝利的天秤再次發生傾斜,黃巾最後寡不敵眾,敗下陣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