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羌亂根源_漢末三國之強漢皇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92章 羌亂根源(2 / 2)

舉個例子,南陽陰氏。

娶妻當娶陰麗華!

陰氏出了兩位皇後,在東漢是名門望族,也是個著名的外戚家族。

南陽陰氏有一人名為陰修,他擔任潁川太守時期任用了眾多潁川名士,如張仲、鐘繇、荀彧、荀攸、郭圖等人,這些人也都願意響應陰修的任命,而不是采取裝病這種策略。

divcass=”ntentadv”而陰瑜迎娶了荀爽之女。

這裡麵貓膩,不可言。

最終結果就是,在東漢的帝國官場演化上,關東由於官員數量和州郡密集的優勢與壟斷,漸漸演化成了士族集團,關西仍然是各地孤島的豪族社會。

這用在防範西北“金氣悍猛”上確實是製度上的妙招,但在羌人內附的大背景下,其實變成了一味製度毒藥。

隗囂在隴西時,跟上百個羌人關係處的非常棒;扶風馬氏馬援在初期掃平叛亂後入駐隴西六年,當地歌舞升平。

但隻要換了關東的官員主政涼州,涼州的大小叛亂就層出不窮。

很多民族性的問題,非本地人往往是無法體察到其中的病症關節;非本地人也更是根本不會在乎你當地人的生態和長久利益的。

實際上連綿不絕的羌亂,根源在於在防範西北豪族做大的前提上,大量的外地人主政西北官場導致了整個關西地區終東漢一朝也並沒有打造出“正循環”的長官與地方互惠模式。

羌人在這個局麵下,最終變成了高層博弈下的慘痛買單者。

涼州,不能丟!

失涼州則三輔為邊,三輔內入則弘農為邊,弘農內入則洛陽為邊。

大漢的祖陵都在三輔,劉宏再昏庸,也不可能讓列祖列宗戍邊去。

可這次涼州之亂,不是簡單的黃巾,而是凶悍的當地人。

正如諫議大夫劉陶所言:“竊見天下前遇張角之亂,後遭邊章之寇,每問羽書告急之聲,心灼內忍,四體驚悚。今西羌逆類,私署將帥,皆多段熲時吏,曉習戰陳,識知山川,變詐萬端.”

他們熟習戰爭,山川形勢了如指掌,變詐多端。

這不是流民,而是軍隊!

涼州豪強帶著軍隊,以羌人為先鋒,反了!

皇帝也知道,可是黃巾剛平下去沒多久,國庫空虛,朝廷根本沒法平叛,隻能去問皇弟劉寒。

可是皇弟人現在關東平黃巾,沒法抽身。

無奈,皇帝聽從大將軍和袁隗建議,複用董卓。

這是關東士族的妥協,董卓雖是關西人,但他也是袁氏門生故吏,何進也能掌控他。

複用董卓,皆大歡喜。

其實大家心裡都有一個更好的人選——段熲。

但是,沒人願意把他喊出來。

因為段熲好不容易被排擠出中央,若他再回來,必然會成為涼州士族、豪強的代言人,不管這些士族豪強願不願意,隻有這一個選擇。

那麼,將會變成什麼局麵呢?

地方,劉寒掌控幽、並、涼三州;中央,這位將來必然是輔政大臣。

依照這位的強勢,士族能好的了?

你看看並州,再看看幽州,哪一個士族不是跟狗一樣活著?

剩下的要麼跑了,要麼不想活了,成為這位刀下的一個數字。

劉寒雖然忙,但也給皇帝舉薦了一個誰都不想舉薦的人——皇甫嵩。

士族中也有人想舉薦皇甫嵩,但是這位名聲實在是臭了,不敢沾惹,倘若皇甫嵩敗了,那自己這個舉薦的人家族估計也完了。

劉寒舉薦皇甫嵩的理由很簡單:你皇甫嵩整日喊冤,說朝那皇甫氏忠於大漢、忠於朝廷、忠於陛下,現在羌人反了,涼州亂了,你去替我平叛吧。

皇甫嵩知道這是河間王的陽謀,但硬著頭皮也得上,不然皇甫氏一族的名聲,永遠都洗不掉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渣爹彆哭了,媽咪去吃國宴了 終焉神戰 我的轉生不對勁 長公主要造反 東北邪乎事兒 錦帳鎖歡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殺瘋了 開局扮演惡雌,獸夫紛紛淪陷 協議結婚:影帝暗戀我十年 頂流男神:從製服狗仔到娛樂圈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