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劉協先開口:“你便是董卓?”
說實話,直到現在,董卓心裡都直打鼓,見到皇帝,這才長歎一聲:“老天保佑啊!”
頂頭上司沒了,大有作為啊!
董卓於是率領精銳部隊趕往洛陽北郊,在邙山北與少帝劉辯相遇。
極大概率,是看似不起眼,但整場政變中極其關鍵的董卓之弟,奉車都尉董旻。
和曆史不同,曆史上董卓整合了相當一部分涼州羌兵,加上皇甫嵩手下三萬人、洛陽北軍、西園八校和丁原手下並州軍,兵力膨脹將近二十萬。
雖然何進、何苗都死了,但還有何太後不是?
在劉寒心裡,皇後隻有一位,就是宋氏。
隻是
還有一個問題,劉寒一直猶豫不決,“劉辯.”
等到董卓率軍趕到顯陽苑時(洛陽西郊),遠望洛陽大火衝天,知道洛陽已經發生大變,不顧黑夜不休整部隊全軍奔襲,黎明時刻趕到洛陽城西。
這位該如何處理?
不出意外,劉辯會死,“可他畢竟是皇兄的孩子,雖然是何氏的種。”
造成哥倆如此巨大反差並非天生老大就是白癡,而是有原因的。
董卓答道:“臣是董卓。”
為了掩人耳目,大軍仍然停留在河東郡,自己僅帶三千飛熊軍來到洛陽,還好在北邙山找到皇帝。
當然,也有何氏。
少帝劉辯不是劉寒,同為14歲,劉寒能北上擊胡,劉辯卻不行。
這裡麵大部分都是上過戰場的戰兵和朝廷精銳,即使關東諸侯聯手也打不過。
結果按東漢老例兒,有人建議說您皇家的孩子養著都費勁,再生了孩子不能放在宮中養了,容易養不活,得放到彆人家隱姓埋名才有可能長大。
董卓:“臣知罪!”
靈帝覺得這話說得太對了。
“令:張揚鎮守陳倉,不準涼州有一兵一卒從扶風進入司隸。”
奉車都尉,掌禦乘輿車,出則陪乘,入則侍從,在袁紹政變開始後,董旻就一直都在給董卓傳遞情報。
何氏有罪,劉辯無罪。
靈帝之前有過幾個兒子,但都沒保住,莫名其妙地就都夭折了。
董卓:“遵旨!臣怎敢不儘心竭力輔保朝廷。”
劉辯雖然是皇後生的,但舉止輕浮,氣質淺陋,沒有絲毫人君之象。
不然,就憑董卓河東那點人,怎麼可能跑到洛陽?路上就給他吃乾淨。
董卓:“臣河東太守董卓見駕!”
“傳信給涼州牧,洛陽局勢混亂,讓他注意韓遂和馬騰這兩個逆賊,他二人如有異動,可向上郡的徐榮求援。”
“令徐榮率兩萬大軍屯兵高奴,等待後續計劃。”
“喏。”
看著眾人離開,劉寒看著沙盤喃喃自語道:“這盤棋,我等了二十年,你們莫要讓我失望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