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何進不讓他進洛陽,後來袁紹又讓他上書進兵隻是拿他當個逼迫太監殺掉何進的棋子。
加上河間王在河內屯軍數萬,與河東緊挨著,董卓害怕基本盤有失,不敢多帶人來。
他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挺領導的決策然後順便分大餅來的。
所以他並沒有帶大部隊全部趕來,隻帶了三千人。
這點兵力,隻能摻和,沒法攪局。
讓他沒想到的是,到了這居然發大財了,一大堆頂頭上司一夜間全完蛋了。
所以,進入洛陽之後,董卓一邊命人快馬加鞭往河東、涼州喊援兵,一邊使虛兵之計,每隔四五天,就命他的三千人悄悄溜出洛陽,第二天早上再戰鼓震天、紅旗招展地敲鑼打鼓入城。
這一招打造聲勢,嚇唬住了很多人。
晚上,在司徒府,後軍校尉鮑信字允誠)焦急地找司徒王允字子師)和中軍校尉袁紹字本初)尋求對付董卓的辦法。
王允:“唉!國家多難,社稷多災,“十常侍”方除,又來了,又來了個董卓。”
鮑信:“他每日進街市,都是這樣,鐵甲軍開道,橫行街市,百姓們避之猶如惡鬼,鬨得京城內外惶恐不安。”
袁紹:“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唉!”
袁紹很後悔,做局做了這麼久,桃子被董卓這個西涼屠夫給摘去了。
白打工!
鮑信:“近日他出入宮庭肆無忌憚,百官驚怵,天子不寧。當初鄭泰等早有言在先,說董卓麵善心狠,一入禁廷,必生禍患,真讓他們言中了。我看董卓心懷異誌,應速速除之。”
鮑信的話,不僅是他個人的意思,還是山東士族的意思,天子羸弱,外戚、宦官皆身亡,洛陽甚至整個大漢一下子出現一個巨大的權力真空區,山東士族能不眼饞嗎?
王允搖搖頭:“唉!”
王允沒有那麼樂觀,除了董卓,河內還有位大神在那虎視眈眈,雖然不知道他打的什麼算盤,但多年與他打交道的經驗告訴王允,那位絕對有陰謀。
鮑信:“二位意下如何?說呀!”
袁紹何嘗不想對董卓動手?
隻是他打算再緩一下,確定優勢巨大時再搞定董卓,因為此時董卓並沒有變臉,而且還是他袁家的故吏。
“哎!鮑校尉之言,我又何償不知?隻是十常侍之亂剛剛平息,朝廷新定,此時不宜輕舉妄動。”
鮑信:“司徒大人,你的意思呢?”
王允當然聽袁紹的,“嗯!此事且容再議。”
鮑信猛地一下站了起來,“既然如此,我引本部兵馬離京暫回,何時討伐董卓,再來效力。”
鮑信算是看明白了,這些人心裡都有著自己的小算盤,袁紹手握司隸校尉軍,袁術手握虎賁軍,還有一堆如自己這種挺他的幫手,偷襲掉董卓的先鋒部隊是有很大可能的。
但袁紹沒這麼乾,斷送了唯一一次乾掉董卓的機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