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寒來得快,去得也快,但人並沒有離開虎牢關,而是駐紮在虎牢關以北的平皋不動了。
典韋不解,“主公,為什麼要把這些地方.”
劉寒看向一旁笑而不語的賈詡,“文和,你來說?”
賈詡:“嗬嗬.主公這是借刀殺人,借董卓這把刀,先清理一遍司隸地區和涼州的士族豪強。”
趙雲也理解了,“等董卓霍霍一遍,我們再接收河內。”
“白波的黃巾人不是在嗎?等董卓離開後,我們不著急進去,讓他們再鬨一陣,此事就交給子龍。”
“喏。”
有著幽州“清理”黃巾的經驗,趙雲當然知道該怎麼辦。
這時,劉寒忽然想到一件事,“溫縣司馬氏呢?”
賈詡:“主公,沒找到,溫縣司馬氏在去年就離開河內,然後銷聲匿跡,不知道藏到哪去了。”
“嗯?跑了?司馬氏在溫縣數百年,祖業不要了?”
賈詡搖搖頭,雖然他不知道司馬氏是咋惹到主公的,但他知道被主公惦記的人絕對沒有好下場。
“嗬還真是有意思!”
在劉寒心裡,有幾個必殺名單,比如汝南袁氏、溫縣司馬氏,劉寒剛到河內站住腳,司馬氏就跑了,“沒關係,這次沒找到,下次就不一定了。”
劉寒與董卓達成協議後屯兵河內,董卓當日返回洛陽,準備遷都事宜,誰都不知道為何董卓回來第一件事是遷都,第二件事卻是將相府內外的人都清理了一遍。
之後,為保證太皇太後安全,董卓命自己女婿牛輔率飛熊軍,秘密將其送至河內。
關東諸侯還處在懵逼階段,扶風太守黃忠率大軍北上,涼州牧劉虞改封幽州刺史,段熲正式退居二線差不多70了,該退了)。
同時,河內太守朱儁也率軍往北撤,所有人這才明白,河間王與董卓達成了什麼協議。
山東士族怒罵河間王背棄祖宗,要遭天譴。
劉寒會不會遭天譴他不知道,放開手腳的董卓卻讓士族感受到西涼人講道理的方式,先是洛陽士族,董卓感覺整個洛陽都是個大篩子,士族表裡不一,讓董卓一點安全感都沒有。
殺!
凡是可疑的都殺了!
不僅能清理奸細,還能繳獲大批錢財物資,一舉兩得!
自從冒天下之大不韙殺了袁逢,董卓覺得殺誰都是一句話的事,徹底放飛自我,“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一時間,司隸地區的士族豪強猶如被一頭餓狼盯上的肥肉,被盯上的家族,哪怕是雞下的蛋、門前路過的狗都沒放過,地都被犁了一遍。
先是洛陽,慢慢輻射到周邊郡縣,河內、河南尹、弘農、河東……隻要不是站在董卓這邊的,一律乾掉。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
董卓放飛自我,破壞規矩,必然引起士族的拚死反抗,更何況還是司隸這士族林立的地方,大小規模的反抗一波接著一波。
可是,董卓手下的兵,此時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打得所有抵抗的士族抱頭鼠竄,最後懸首城門。搶到的財寶也有自己一份,能不拚嗎?)
當然,董卓手下死傷也不少。
直到一個月後,董卓搶滿足了,這才罷手,除了皇宮和帝陵,董卓有賊心沒賊膽不敢動,整個司隸因董卓的胡作非為,士族、豪強少了七成。
太皇太後被送走,擺在董卓麵前的還有一個麻煩——廢帝。
弘農王劉辯該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