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不僅僅是士族和豪強的天下,還有寒門,還有平頭百姓。”
劉寒盯著魯肅,“兩百年的事實證明,士族、豪強的貪婪是無止境的,他們有了知識,就想要土地,有了土地,就想要更多土地,不斷吞並土地的後果就是更多的普通百姓沒了活路,成了他們的佃戶甚至奴隸、財富,在地方不斷做大。子敬,孤說得對嗎?”
劉寒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人的靈魂,讓魯肅不安,“殿下說得沒錯。”
士族在發家之前,大多數也是苦哈哈的農民,隻是得了機遇,加上家族不斷地努力,才有了今天。
“在地方上做大的後果,子敬可知曉?”
“他們當然不滿足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他們想要更多,有了土地、有了財富,他們就有了聲望,所以他們想更進一步,獲得權力。”
“可笑的是,皇權統治下,皇帝需要與這些地方士族、豪強妥協、讓步,他們就蹬鼻子上臉,將影響力一步步擴大到中央,上下勾聯、沆瀣一氣、結黨營私、貪贓枉法,這些都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他們不止一次挑戰皇權!”
魯肅欲言又止,“我們.”
“沒有嗎?我大漢這二百年來,有幾位皇帝得到善終?”
“這中央還不夠亂嗎?士族、外戚、宦官勾心鬥角,為了爭這一點點權力,勾結外族的事都做得出來!”
魯肅不敢相信,“勾結外族?!”
劉寒:“嗬是啊,孤也是開放榷場之後才知道的,當年孤入駐並州,我大漢內部還有人故意給檀石槐通風報信,通風報信的人正是河東衛氏,還有人當鮮卑人的軍師,為的就是想重創孤和孤手下的將士。”
魯肅:“他們,他們怎麼敢?!”
魯肅知道,自古以來,政治鬥爭都是殘酷的,但即使再殘酷,士人都會遵守默認的底線,沒想到士族早已破壞了規矩。
“怎麼不敢?士族自詡清高,抨擊朝廷,拒絕舉孝廉封官的沒有嗎?自號‘隱士’的且不提,他們家族哪個沒受到大漢恩澤?以‘隱士’來惡心朝廷、抬高自己身價,既然想當隱士,為何不全族都去當隱士?一個兩個跳出來犯惡心。”
“魯子敬,孤且問你,這樣道貌岸然之徒,可有?”
“有。”
“士族豪強不知底線的貪婪,把控資源,又靠著姻親及其他方式形成一種裙帶關係把控地方,皇兄政令出了洛陽甚至除了皇宮就是一張紙,可是事實?”
“是。”
“士族做大,就不可控製,雖不敢自立皇權,但卻以外戚形式,行外戚之實,是否無恥?”
“.”
“最可恨的,為了破除桓帝、先帝的黨錮,他們暗中資助黃巾,放任他們做大,最終張角振臂一呼,大漢八州頓時陷入內亂戰火,生靈塗炭。”
“殿下說此話可有憑證?”
“憑證?張角臨死前親口告訴孤的,這個證據可滿意。”
魯肅沒想到,大漢已至此,這裡麵的水比自己猜測的還要深。
“新帝登基,簡直是一場笑話,少帝被何進這頭豬扶上去,因為好控製,現在這位小皇帝被董卓扶上去,是因為小皇帝沒有依靠,十六路諸侯矯詔討伐董卓,可曾把當今天子放在眼中?”
“這大漢,早就被這些士族、豪強腐蝕得千瘡百孔,他們在上麵載歌載舞,皇權、皇帝隻不過是他們手中的玩物,大漢早就被他們當成自己囊中之物,皇帝隻是個傀儡。”
魯肅被劉寒懟的無話可說。
divcass=”ntentadv”“可大漢,是高祖皇帝打下來的!他們這些逆賊算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