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原本站著的眾人都嚇傻了,尤其是捕頭,雖然不知道偏將軍究竟是多大官,但絕對比縣令大,沒看見縣令都跪下了嗎?
“將軍.”
關羽這才發話,“解良還不夠乾淨,周倉,你知道該怎麼辦吧。”
“末將遵命!”
說著周倉便帶著人做事去了。
今天的解良,注定血雨腥風。
關羽解開手銬,這才換上戰甲,提起青龍偃月刀,“奉河間王命,前來接管河東解良,不從者,殺!”
“喏!”
河東郡,除了解良,很多地方都發生著相似的事,對士族、豪強的大清洗。
理由很簡單:資助董賊、意圖謀逆。
不管你承不承認,董卓就是從河東出去的,卻行如此悖逆之事,河東士族、豪強沒一個脫得了乾係,於是,不講道理的殺戮、清洗轟轟烈烈地在這裡展開,膽敢反抗隻會死得更慘。
聞喜裴氏很識相,沒有過多抵抗,家產、土地、人口全部交出去了,家族中犯事子弟被抓捕,罪大惡極者誅殺,輕罪者發配北地,家族被拆得七零八落,世家大族,一夜灰飛煙滅。
但他們能說什麼呢?
幫過董卓、幫過袁紹,下錯了注,走錯了桌,就要受罰。
誠意不給夠,河間王看都不看你一眼,百年後,聞喜裴氏就是史書上的一句話,就跟當初的安邑衛氏一樣,“輕薄河間王妃,王怒,族滅”,輕飄飄的一句話,卻是上下幾百口性命,一人做錯了,全族抵命。
曆史上的聞喜裴氏,自古為三晉望族,也是中國曆史上聲名顯赫的名門巨族。據《裴氏世譜》統計,裴氏家族在曆史上曾先後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禦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與皇室聯姻者皇後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駙馬21人,公主20人等,正史立傳與載列者,600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七品以上官員,多達3000餘人,真可謂“將相接武、公侯一門”。
裴氏家族“自秦漢以來,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極,五代以後,餘芳猶存”。在上下兩千年間,“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鬱如林,世不乏人”。其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頗為少見!
如今的聞喜裴氏,還沒有誇張到如此地步,隻是個地方士族,犯了錯要認,挨打要立正,生存還是毀滅,全在河間王一念之間。
最終,在劉寒達到目的後,令裴茂入仕。裴茂,字巨光,舉孝廉,漢靈帝時曆郡守、尚書,獻帝時率諸將軍討李傕有功,封陽吉平侯。裴茂之子:裴潛,字文行,魏尚書令。潛子裴秀,字季彥,魏、晉大臣,在西晉為司空,封巨鹿郡公。)
河東範氏,與衛氏交好,因衛氏覆滅而降低存在感,但河間王來了,躲不掉了,一樣遭受重大打擊,雖沒族滅,但也被拆得七零八落。
襄陵賈氏賈逵,“通渠哥”家族)也麵臨巨大抉擇,家主賈習,黨錮之禍時隱居。孫子賈逵自為兒童,戲弄常設部伍,習異之,曰:“汝大必為將率。”口授兵法數萬言。
在付出巨大代價後,賈逵入仕,能有人入仕,家族就有複起的希望,但那些能保證家族長久不衰的產業,是不可觸碰的逆鱗,土地、鹽、鐵等國之重器,碰一下全族人頭落地。
猗氏縣王氏,漢京兆尹王尊之後,世儒學,劉寒充分尊重這些儒者、隱士,一律送到北地,教南匈奴人、烏桓、鮮卑人,夫子說:“有教無類。”劉寒給他們這個機會,中原大地的土地就彆碰了。
楊縣尹氏,世二千石,與鄢陵尹氏同祖、平陸大陽)縣衡氏,世二千石、大陽西門氏、平陽相裡氏、河東敬氏,出自媯姓,陳公子完後裔、汾陰薛氏,兩晉發展起來,中古名門等也都遭受到劉寒不講情麵的清洗。
剩下些不是第一梯隊的士族,比如皮氏縣岐氏、河東上官氏、河東柳氏、刀左馮翊有此姓)、成、南、涼、雙、藉、常、枝這些士族豪強,也都被劉寒掀了桌子,拔掉牙齒、打斷四肢,再也沒法咬人了。
現在,並州、幽州這些早些年就選擇投效河間王的士族晉陽王氏、陽曲郭氏、範陽盧氏等)心裡不止一次暗自慶幸當初跟對人了。
士族先破壞了大漢的規矩,興兵作亂,這位就掀桌子了,河南尹、河內、河東三郡士族、豪強十不存一,這些原本是第一梯隊或者差不多第一梯隊的士族,如今已被打得七零八落,比他們差太遠。
大漢各地士族也都收到消息,人人自危,開始不斷扶持一個個諸侯,希望他們能儘快恢複元氣,討伐河間王。
而這,正是劉寒想看到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