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還是那個人,長處和短處是一樣的,隻不過在官僚體係培養出來的人更善於陰謀詭計而不善於領兵治國。
因此,在官僚體係這個框架中,無論是董卓還是呂布,都鬥不過王允,即使是曹操,也不是他們的對手。曹操領兵作戰和治國安邦的能力沒得說吧!曹嵩的三公職位雖然是買的,但那也是三公,可即使這樣,曹操早年也被擠兌到外地明升暗降,然後就被免職回家了。
可一旦這些軍閥不遵守他們原本體製內的規矩,而是自建體係,不再和那些老油條玩兒體製內心眼兒,馬上就成了人中龍鳳。
董卓如此,李傕郭汜如此,曹操亦是如此。
呂布被算計純屬是因為蠢和貪婪,董卓錯就錯在一直對士族抱有一絲希望,希望他們能理解自己、認同自己,所以著了王允的道。
同樣的地點,不同的計謀,不同的人,卻造成了同樣的效果。
王允還是老樣子,先是一陣拍馬屁:“允自幼頗習天文,近來,夜觀乾象,見漢家氣數已儘。丞相功德振於天下,若舜之受堯,禹之繼舜,繼承大業,以應天人之望啊!丞相不可違了天意人心哪!”
董卓本就迷糊,被王允這麼一誇,心花怒放,王允在家半年,腦子總算開竅,懂事!心裡這麼想,但不能表現得那麼明,“啊!安敢望此啊?”
王允自是心中冷笑,但臉上還要奉承著說:“哎?自古有道伐無道,無德讓有德。丞相取天下,正合天意人心啊!”
董卓:“若果天命歸我,司徒當為開國元勳哪!哈哈……”
王允:“嗬嗬……多謝丞相提攜!丞相大恩,沒齒不忘。”
董卓:“哈哈……甚好!哈哈……”
王允:“教坊之樂,不足供奉,我有家伎,敢使承應?”
色是刮骨鋼刀,石榴裙下命難逃,王允相信董卓也跑不掉。
董卓:“哦!甚好!甚好啊!”
宮中女子雖有姿色,但比起這些士族培養出來的大家閨秀還是差些,其實最開始董卓動了一點小心思,比如那位弘農王妃,董卓本想讓李儒留著她一條性命,奈何人家願意殉情,加上河間王的威視,董卓藏在心中的陰暗的小心思不敢放出來。
如今遷都長安,河間王也不再找他麻煩,董卓人徹底安全了,推杯換盞之間腦子便迷糊了。
王允拍了拍手,王蓉與舞伎們走了進來,一張竹簾也從董卓和王允的坐位前落了下來。王蓉與舞伎們在大堂裡開始翩翩起舞……
王蓉優美的舞姿和美貌,引起了簾子後麵董卓的注意,他目不轉睛地看著,就差流口水了。
坐在一旁的王允不斷悄悄地觀察著董卓的一舉一動。
同樣的套路,先是死死套住一個呂布,再是套住一個董卓,毫無疑問,王允的美人計相當成功,董卓在認定王允是自己人後,毫不客氣地將王蓉帶走。
王蓉在走進丞相府前,轉過頭來看了看王允,用眼神示意將按王允的計策進行,之後,她走進了丞相府。
divcass=”ntentadv”王允上馬,與家丁一起開始返回司徒府。半路上,迎麵碰到騎馬過來的呂布,隻見他怒氣衝衝的攔住了王允去路。
王允沒想到這時候竟會遇到呂布,這個美妙的誤會當真是甚合心意!
看著怒氣衝衝的呂布,王允先將其引入司徒府,呂布將自己的戰袍解下來遞給了司徒府仆人,大步走進司徒府後堂,王允在後麵緊跟著。
顯然,呂布看見原本王允送與自己的愛妾如今卻入了丞相府,是來興師問罪的,“司徒大人!你既將蓉兒許配於我,為何又送於丞相?”
王允當然不會承認這是自己的計謀,先是表現出委屈的樣子,“哎呀!將軍息怒!息怒!將軍錯怪老夫了。”
呂布正在氣頭,當然不相信王允的話,“哼!事到如今還在騙我,我親眼所見!”
王允要的就是呂布這樣,“啊!將軍原來不知,昨日丞相在朝堂中對老夫說:“我有一事,明日要到你家”。我因此準備小宴伺候。丞相飲酒之間說:“你聞你有一女,名喚王蓉,已許配我兒奉先,我恐你言而未準,特來相求,並請一見”。老夫不敢有違,遂引王蓉出拜丞相。丞相說:“呃……今日良辰,我即當接此女回去,與奉先完婚”。唉!將軍試想,丞相親自接娶,老夫焉敢推阻啊?故而送女過府。”
所有的鍋,一推二五六,彆問,問就是丞相做的,我一文弱書生,我沒辦法。
至於真相如何,誰知道?
呂布聽完臉上露出笑容,“啊!原來如此。呂布一時錯怪大人,改日定當負荊請罪。”
王允自是表現地大度:“哎?將軍不知詳情,何罪之有啊?哈哈……”
第二天早晨,呂布高興地來到丞相府,可他得到的消息不是董卓要將王蓉給自己,而是昨晚便把新人給.呂布現在怒火中燒,頭頂一片青青大草原,是個男人都不能忍,他要找王蓉問個清楚。
王蓉若有所思地坐在臥房窗前擺弄著手裡的一朵紅花。這時,她從窗外池塘的水裡看到了呂布走過來的倒影,便迅速將手裡的紅花扔到呂布麵前池塘的水裡,並拿著手絹掩麵而泣。之後,用手示意著呂布,意思是自己一直思念著他,呂布痛心地在窗外看到了這一切。
然而,呂布正想上前詢問,便看見董卓的鹹豬手在自己女人身上上下其手,怒不可遏,持劍走進了董卓的後堂,並將劍從劍鞘中拔出了一半。
最終,還是理智戰勝怒火,將劍放回劍鞘之中。
董卓是老,不是瞎,呂布如此明目張膽盯著愛妾,是個男人都不能忍:“出去!你竟敢調戲我愛姬?出去!出去!不許你再進後堂。”
董卓說罷將飯碗重重地放在桌案上。呂布走到董卓麵前,用憤怒地眼光看著他。
之後,他氣憤地離開了董卓的後堂,董卓站起身來,看著呂布離開的背影。
父子嫌隙由此產生,反目已成定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