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收到邯鄲被破的消息,連忙加快速度提桶跑路,這冀州再也不來了,哪都是河間王的內奸,這冀州根本待不了。
風緊扯呼!
四世三公又如何?
比起真正的漢室宗親,實權邊王,盛世還好說,對方不能跟你動手,還得給足你麵子,但在亂世,把你吊起來打。
先帝或許早就料到死後會如何,在死之前極力維護河間王,對他所作所為永遠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養成一位擁兵二十萬的龐然大物。
韓猛剛到斥丘,便遭遇到西進的趙雲部。
趙雲二話不說,提槍便戰,一點寒芒先到,隨後槍出如龍。
韓猛身為袁紹手下大將,自然不會怯戰,加上趙雲在洛陽揚名,韓猛早有比試一番的打算,雙方剛交手便是全力。
曆史上的韓猛可不是《三國演義》所說的那樣,與淳於瓊一起鎮守糧倉烏巢,曹操便親自率領大軍出現,先放火矢燒營,烏巢守軍大亂,最後與淳於瓊窩囊死在烏巢。
正史中的韓猛,性格沉穩老練,早期在袁紹平定河北時就屢立奇功,當時在袁紹手下的眾將中排名老大。
官渡之戰,袁紹派韓猛去截斷曹操糧道,被曹仁於雞洛山打了個埋伏,曹仁準備充分占據有利地形,又將情報告知曹操,曹操聽後大驚,決定派出2000名精銳鐵騎,與曹仁接應,圍殲韓猛本部。韓猛遭到雙麵夾擊,但韓猛淡定從容,命令5000步卒,擺好進攻隊形,直接衝破山腰阻敵繞山突圍,5000名步卒在韓猛的帶領下,拚命衝殺,雖死傷大半,但也突出重圍,全身而退。
之後曹操在荀攸的建議加對袁紹還擊,也準備對袁紹糧道動手,韓猛經過烏巢境內小道突然殺聲四起,徐晃一馬當先,衝殺而來,韓猛淡定不以為然,命令手下前往報信,然後率令衛隊衝入徐晃陣中廝殺,與徐晃大戰,十幾回合,徐晃險些戰敗,危急關頭史渙率領1000精銳騎兵,從韓猛側後衝殺而來,韓猛隊形被徹底衝散,最終糧草被燒,韓猛最帶領殘兵全線敗退。
雖然兩次都敗了,但韓猛個人能力是很強的,尤其是十幾個回合差點弄死徐晃。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韓猛槍法冷靜沉穩,趙雲槍法變化多端,兩人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
趙雲退回去,舉起長槍,“大漢!”
“萬勝!”
“大漢!”
“萬勝!”
“全軍!攻!”
一萬騎兵猶如排山倒海朝韓猛衝殺過來。
韓猛也被這一瞬間的氣勢給震驚了,河間王手下騎兵戰鬥力真不是公孫瓚能比的。
“全軍列陣!”
雖然韓猛手下隻有五千人,但並沒有被嚇倒,戰陣很堅固。
這得感謝公孫瓚,讓袁紹手下士兵經曆戰火的洗禮,成為老兵。
並州騎兵衝擊,第一次沒衝進去,還損失了不少人。
韓猛遠有弓箭、中有弩箭、近有長槍,騎兵雖然機動性強,但打不了攻堅戰,韓猛那邊也有傷亡,但顯然趙雲這邊是虧的。
趙雲知道再這樣鏖戰下去不是辦法,也意識到全軍,包括自己的心態都不對,一路都是勝利,都覺得袁紹是個軟柿子,可以隨意拿捏。現在韓猛給趙雲一個大嘴巴子,袁紹手中還是有能打的武將的,袁紹手下軍隊並不弱。
正在這時,斥候來報,袁紹的援兵到了,領兵大將乃麴義。
“撤軍。”
“將軍……”
“我說撤軍!讓出斥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