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聽著眾人的分析,覺得在理:“究竟發生了什麼?”
辛毗:“主公,長安那邊自從半月前的情報傳來後,便沒了消息。可能探子已經……”
從現有的情報來看,袁紹可以肯定,絕沒有劉寒想得那麼樂觀,甚至更棘手,“劉寒小兒被困在長安,正是我們拿下冀州的好時候!”
半個月的時間,隻夠他們在東郡休整,連站住腳都做不到。
許攸:“主公,如今有兩條路可供主公選擇。”
隻要能涉及為子報仇,袁紹便不會消沉:“子遠細細講來。”
許攸:“這第一條,便是大家一起想出的辦法,也是最穩妥的辦法,主公可帶著所有人,率軍南下,拿下潁川、汝南,以此為根基,養精蓄銳,若主公想複仇,可西進南陽,從廣成關進攻,拿下死了,直取晉陽;若主公想更穩妥些打敗劉寒,可率軍南下,奪取荊州和江東諸郡,與劉寒小兒決戰!”
袁紹聽完皺眉,不是其他,而是這餅畫得有點大,拿下潁川、汝南還是有可能,但以後……
郭圖:“主公,咱們現在,終究是…寄人籬下。”
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好過啊!
不管做什麼,都要讓著人家,束手束腳。
袁紹並沒有立刻作出決定:“子遠,第二條計策是什麼?”
許攸也不瞞著:“主公,這第二條計策,風險更大一些。如今河間王人在長安,冀州也是剛被占領,趁他們尚未站住腳,聯合曹操、公孫瓚、劉備、鮑信、張邈、張超、孔融、陶謙甚至袁術、劉表,咱們十路諸侯,儘起本部兵馬北上,拿下冀州不成問題。”
聽完許攸的話,袁紹覺得大有可為,眼放光芒。
許攸繼續說道:“隻是……”
“隻是什麼?”
“主公,這是最理想的情況,且不說我們能拉攏多少人,他們開出的條件我們能不能接受,冀州雖然河間王走了,那裡還有個徐榮,至少還有十萬大軍。”
許攸的話,猶如一盆冷水潑在袁紹心頭,剛剛的確盲目樂觀了。
在不涉及自身利益前提下,誰真的願意跟著自己和劉寒全麵開戰?
顯然,第一個方案最為穩妥,河間王一下子吃掉冀州、司隸,短時間內不可能與自己開戰,自己先往南走,若河間王南下,即使自己不提出結盟,也會有人提出。
第二個方案的確能立刻報仇,但之後怎麼辦?且不提之後自己會不會一無所有,就論冀州、司隸地區,河間王在這不下於二十萬大軍,能打得過嗎?
袁紹:“子遠有心了,目前我們仍處於寄人籬下,做事束手束腳,想要報仇,必須提升實力,最起碼也要恢複元氣。我決定先南下,與那袁公路爭一爭家產!”
眾人大喜:“主公英明!”
冀州派已經拋棄了袁紹,但袁紹手下最多的還是豫州派和南陽派,因此南下最為合適,而且最關鍵的,就是袁術在豫州胡作非為,不得“民”心,他們渴望“明”主帶他們脫離袁術控製,袁紹的確是最佳人選。
四世三公,又是本地人,最好說話,最關鍵的是,他與劉寒不共戴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