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將:曹仁、曹純、曹洪、夏侯淵、夏侯惇、韓浩、史渙、李通、李典。
原始股盟友、知己:鮑信、衛凱。
曹操收編數萬青州人,戰鬥力大增。
隨之而來又有新的問題,多了這麼多人,就要多這麼多張口吃飯,戰俘和家屬的問題從來都是大問題,養不活、製不住、沒地方消化。
這就得感謝他們是黃巾了,因為黃巾軍有一個特點,就是“且戰且耕”,也就是一邊打仗,一邊耕田。
這也是棗祗提出屯田製的雛形,隻不過這是屯田製的土匪版,因為黃巾把地的主人都殺光了,兗州大部分地區都成了無主之地,曹操撿了個大便宜。
現在,曹操才理解劉寒當初製定的政策的前瞻性有多遠,成了主公,曹操對劉寒越是佩服。
荀彧到來,不僅代表荀彧一人,荀彧還帶來了潁川的大量人才,而這些人才的背後都是潁川士族集團。
文官係統核心隻有一個地方,潁川!
質量高數量足的人才輸出地,潁川!
而潁川核心中的核心,就是這位荀彧。
荀彧對曹魏集團來講有以下三個意義:
1、在曹操未來所有的人生轉折中給出了最正確的建議;
2、承擔了繁重的治郡乃至後來的治國任務;
3、為曹操舉薦了大量人才。
他為曹操舉薦了本家另一位能人荀攸。中平六年189年),大將軍何進秉政,征海內名士荀攸等二十餘人。荀攸抵達洛陽後,拜黃門侍郎。
關東兵起,董卓遷都長安。荀攸與議郎鄭泰、長史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人謀刺董卓,事未成就被人發覺,收何顒、荀攸入獄,何顒憂懼自殺,荀攸言語飲食自若,恰好碰上董卓被殺而得以免罪。
出了長安,荀攸便急忙跑回潁川老家,恰好遇到剛趕跑袁術的曹操,於是在荀彧的引薦下,荀攸進入曹操幕府。
曹操陪著袁紹入豫州,除了幫袁紹站住腳外,還有個目的就是挖人才,隨著地盤的擴張,曹操感受到人手的不足,所以才會來潁川求才。
沒辦法,看著劉寒身邊的戲誌才、郭嘉,曹操酸了。
荀彧早年自然也知道此二人,戲誌才乃是他曾經潁川好友,日後可能要刀兵相向,郭嘉乃陽翟郭氏旁支,但一點都不親,也是個少年神童。
可惜二人早就被河間王截胡,但凡換做旁人,荀彧都敢去挖牆腳。
劉寒不行,今日荀彧去挖他牆角,明日這位可能帶著數萬大軍去潁川挖荀氏祖墳。
旁人可是說說,這位是真敢乾!
趙儼,字伯然,潁川陽翟。自小熟讀經史,養成了敏銳的觀察分析能力和精明練達的性格。年屆弱冠,就稱譽鄉裡。與陽翟辛毗、許昌陳群、定陵杜襲並稱潁川四大名士。
割據荊州的劉表,素聞趙儼、杜襲、繁欽之名,刻意對他們進行籠絡,並以貴賓之禮對待他們三人,多次請他們入仕。趙儼通過觀察,認為劉表目光短淺,雖然顯赫一時,但終難成就大事,堅辭不就,同時勸說在劉表麵前炫耀文才的繁欽遠離劉表,以免抱憾終生。
現黃巾被平,袁術敗走,趙儼回到家鄉,也被荀彧舉薦給了曹操,與曹操一番暢談後,趙儼認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