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韓立立刻給市局打了電話。而市局方麵在得知788的消息後,自然會第一時間向省廳報告。
“什麼?人都不見了?”副廳長接到市局關於788勘探隊進入莫高窟後失蹤的報告,驚愕不已。
尤其是當警員們進去搜尋卻一無所獲時,他更是難以置信。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難道這些人真的憑空消失了?”
市局局長也是一臉茫然,無法給出合理解釋。副廳長無奈又氣憤地掛斷了電話。
此時,林夏正好在副廳長的辦公室裡,聽到這番話後,好奇地詢問道:
“領導,是出什麼事了嗎?”
副廳長將市局的情況詳細說了一遍,林夏聽後眉頭緊鎖:
“這太奇怪了,788勘探隊那麼多人,莫高窟又隻有一個出入口,怎麼可能沒人發現他們進出?”
副廳長點了點頭,表示這也是他感到困惑的地方:
“確實,這支隊伍總是讓人捉摸不透,似乎與788有關的事情都充滿了神秘感。”
林夏聞言,終於鼓起勇氣說出了自己一直以來的疑惑:
“領導,我們在黃河岸邊看到的那一幕……這支隊伍到底是做什麼的?”
副廳長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搖了搖頭:
“現在還不清楚,但這支隊伍肯定非同一般。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戰區方麵會如此重視他們,甚至破天荒地與政府合作,設立了專門的辦事處。”
林夏聞言感到驚訝:
“啊?戰區方麵也一直在關注788勘探隊?”
副廳長苦笑著點了點頭:
“不僅是關注,甚至比我們還上心。這幾天,戰區方麵一直在搜集各方麵的信息,全都送到了788特彆辦事處。這種架勢還不明顯嗎?戰區完全把行動權交給了788自己決定。那些信息就是最好的證明,說明在戰區眼裡,788勘探隊至關重要,不僅受到高度重視,還享有諸多特權。”
林夏有些不解地問道:
“領導,那788勘探隊行動的依據是什麼?搜集這些信息,就是為了讓他們自己判斷是否行動嗎?這樣的話,他們的權力是不是太大了?”
副廳長點了點頭,但隨即歎了口氣:
“行動依據是什麼,我也很困惑。我一直在想,為什麼788勘探隊會接手英雄陵園的案子。起初我想不通,但經過黃河那件事後,我突然有了個猜測。你還記得之前痕跡勘察專家的調查報告嗎?”
林夏點了點頭:
“那份報告太離譜了,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不靠譜的。當時我們還納悶,這樣的人怎麼能成為專家。”
然而,副廳長卻深深地看了林夏一眼:
“你有沒有想過,萬一那份報告是真的呢?”
這個問題讓林夏愣住了,他沒想到副廳長會提出這樣的假設。
即便隻是個假設,也顯得太過大膽了。
一時間,林夏不知道該如何回應這個猜測。
副廳長也沒指望從林夏這裡得到答案,隻是無奈地說道:
“不過真假暫時不重要,788勘探隊仍然是這個案子的負責人,接下來可能還會有行動。我們繼續關注這支隊伍吧,戰區方麵如此重視,我們必須要給足麵子。至於這支隊伍的性質,你不要跟任何人透露,這也是為了你好……”
林夏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麼。
副廳長所說並非空穴來風,這段時間裡,戰區確實在通過各種渠道搜集信息。
厚厚的文件一份接一份地被專人送往辦事處,辦事處再經過篩選後送往昆侖軍區。
這是陳棟的主意,他想在短時間內把788特彆辦事處扶持起來,而不是讓它隻是一個空殼。
在戰區的大力支持下,數份資料送到了辦事處。
由於諸葛青不在,僅靠戰區的柳清無法有效篩選信息,隻能全部送往昆侖軍區。
此時,這些資料已經堆滿了趙啟的辦公桌,趙啟不得不讓王誌國幫忙一起翻閱。
大部分資料都不符合788勘探隊的行動要求,因此很快就會被送回戰區。
但也不是沒有收獲,趙啟此刻正看著一份關於羅浮山的資料。
“羅浮山地區持續了一個多月的大旱,氣象部門多次預報會有降雨,但雨雲聚集後不久就散去了。一個多月來,一滴雨都沒下,乾旱導致農作物收成大幅減少,山火預警已經多日達到最高級彆……”
趙啟對此感到意外,畢竟羅浮山位於廣東,怎麼會發生乾旱呢?
那裡的降雨量一直位居全國前列,怎麼今年突然就鬨旱災了?
而且這個月份的廣東,溫度怎麼可能高到引發山火預警?
就在趙啟疑惑不解時,王誌國突然激動地遞過來一份資料:
“楚司令,茅山一帶海難頻發,多次發生嚴重海嘯。目前所有漁船都已禁止出海,但這等於斷了漁民的生計,肯定不能持續太久。”
趙啟接過文件看了看,果然如王誌國所說。
茅山一帶一直風平浪靜,但最近卻頻繁爆發海嘯,最頻繁時一天多達三次,每次持續一個多小時。
海風猛烈,最高海浪可達四米多高。
這讓趙啟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一個羅浮山已經讓人費解,現在又加上一個茅山……
南方乾旱無雨,北方大風海嘯……
這兩件事看似毫無關聯,但趙啟總覺得其中有些不對勁。
思索片刻後,趙啟看向王誌國說道:
“王政委,通知788一隊集合……”
王誌國雖然有些疑惑,但知道趙啟肯定有重要事情,於是立刻點頭離開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