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來,你是對的,頭婚不嫁我,二婚不嫁我,我確實不能讓你過的好。”
蘇憶安原本不想說的,想了想還是說了,“你那個家庭,除非你娶一個很強勢的女人,不然誰進去都得扒層皮。以前以為你那個家庭不行,至少你是個好的,現在才知道你也不行。
但凡你是個好的,不會讓自己的女人懷著大肚子還洗公公婆婆的衣裳,還得洗侄子侄女的,無能到這個份上,真讓我大開眼界了。
慶幸我和我姐都沒有入魔窿,留了一條命。”
黎興平無地自容,不管是蘇憶紅還是他媳婦,都是退而求其次的無奈選擇,蘇憶安才是他念念不忘,愛而不得的執念。
他很想說:“如果是你嫁給了我,我肯定用命去護著你。”
但這麼說更顯得他渣,更讓蘇憶安看不起,畢竟願意為他生孩子的女人屍骨未寒,還有那個留著他血液的孩子。
“我找了一個去外地修鐵路的活,明天就走,以後再也不回來了。來見了你一麵,我也就死心了,對不起讓你失望了。”
“路上平安,以後做個好人,不喜歡人家就彆害人家,誰的命不是命。”
“好。”
黎興平走了,從此以後他當真再也沒有回來過。
葉子放暑假了,劉國慶也在這個時候回來了,分配工作時,他主動要求回到以前的下鄉地點,正式安排在向陽公社的農技站工作。
劉國慶說到做到,實現了他改變農村的設想,沒有食言。
劉國慶把行李背到了知青點,才發現知青點的人更少了。
段文秋熬不下去,嫁了一個本地人,男人在縣上的食品廠當臨行工,她的關係也轉到婆家所在的馬莊。
男知青裡麵,葉思遠結婚了,搬了出去。
謝瑾年去了公社,晚上才回來。史邊江也出息了,在刺繡廠負責運送貨的交接,接替的是黎興平的活。
整個知青點有些空蕩,想當初四個女知青六個男知青的時候,那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可惜不會再有了。
劉國慶莫名有些傷感。
蘇憶安推著楚楚從蘇憶紅家剛回來,就看見知青點的院子站著一個人,越看越像劉國慶。
“劉國慶?”
劉國慶轉過身來,“蘇憶安,你回老家了?”
“是啊,你這是回來看看?”
“不是,我以後就在這裡了,工作分配在向陽公社的農技站了。”
蘇憶安很是高興,“劉國慶,你說到做到了,農村就需要你這樣的人,希望你能帶領他們致富噢。”
“希望如此,不過我有這樣的心,也得有人配合。”
蘇憶安,“我已經在支書那裡幫你吹過風啦,效果如何,還得你繼續努力。農村人思想守舊,怕承擔試錯成本,想改變不是那麼容易。”
劉國慶說:“我知道,蘇憶安,我下午去趟公社,能不能借你的三輪車騎?”
“當然行啦,我的自行車也在。”
“自行車就算了,女式的我騎不合適。”
午飯喊了劉國慶也沒來,他跑去看葉思遠兒子,作為伯伯還送了一份禮,午飯就在代銷點吃了。
下午,劉國慶過來騎車還念叨,“思遠是我們這群人裡最小的,連他都有孩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