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開業人多,秩序就有點亂,王相雲這些人掌著眼色,周潔還能給她的學生做推薦。
開業兩個小時,蘇憶安總結出一點規律:女孩子鐘情頭繩,在頭發上比來比去;男孩子喜歡球類,籃球足球小皮球羽毛球乒乓球,逢球都喜歡;
年紀小的喜歡棒棒糖口哨糖還有冰棍雪糕;稍大一點喜歡小人書;成績好的喜靜愛去翻書籍;成績差一點的好動喜歡找跳繩之類的。
不管屬於哪一種,都逃不開文具,學生嘛,多多少少都要買一點的。
突然從外麵簇擁著進來幾個人,這架式彆人不明白,蘇憶安是明白的,長槍短炮,這不是采訪嘛。
看樣子楚澤生的感謝信到了,真可謂錦上添花,喜上加喜。
彆批評蘇憶安心機,這是她們應得的,無名英雄和有名英雄都是英雄,公布於眾更是彰顯標杆作用。
楚聞鬆迎了上來,“幾位有什麼事嗎?”
走在前麵的問道:“你們誰是楚聞鬆和蘇憶安?”
楚聞鬆說:“我是楚聞鬆,蘇憶安是我愛人,那邊收錢的那個就是。”
對方回答道:“我是槐北日報的記者,我們接到一個叫楚澤生的人寫來的感謝信,稱在一個星期前,你撿到他遺失在路上價值八百七十八元的貨物,我們想對這件事做個采訪。”
楚聞鬆說道:“我是軍人,又是黨員,撿到東西要歸還,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沒什麼可采訪的。”
“那是不一樣的,道理是這個道理,可真正有幾個做到撿到東西不動心的?更顯得你們難能可貴。讓更多的人知道你們的事跡,弘揚社會正能量,這才是我們媒體人該做的。”
楚聞鬆看了看蘇憶安,得到了鼓勵的眼神。
“好吧,今天開業有點亂,你們裡麵請。”
這一幕把今天的人驚到了,上報紙,多光榮的事,多值得驕傲的事啊。
“憶安,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蘇憶安雲淡風輕地說道:“這不前幾天去集成進貨嘛,在批發市場外麵的路上,聞鬆撿了一袋子文具,是在批發市場裡麵做生意的人,用三輪車搬貨物時攬繩斷了掉下來的。
編織袋上有門店編號,聞鬆說誰掙錢也不容易,不義之財不能要,就照著編號找過去了,裡麵光鋼筆就有二百多支,還有鉛筆,店主說大幾百塊錢的。”
文具店撿到文具卻歸還,明明他們搬回來就能賺錢,畢竟是無本生意嘛,可人家就是還了,這格局沒誰了……
報社的人征得部隊的同意,才對楚聞鬆做了采訪,後麵才知道這還是一名英雄,榮立個人二等功,昏迷十幾天的赴戰老兵。
原來這不是偶然事件,一個如此優秀的人做出拾金不昧的好事,一點也不奇怪。
蘇憶安被喊去當了一會綠葉。
楚安文具店當了一次背景圖。
普通人哪見過這種陣勢啊?上報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誰都想往前湊一湊,看看能上報紙的人,萬一運氣好把自己拍進去,那自己也是上過報紙的人了,夠自己吹半輩子的。
所以文具店門外,裡三層外三層的,誰家沒有孩子,兒女大了還有孫子孫女,沒有孫子孫女還有外孫子孫女,哪有不喜歡禮物的?
熱熱鬨鬨的一天結束了。
蘇憶安在算賬,營業款是一百七十八元,利潤在六十四元,約百分之三十。
這是第一天,沒有參考價值,得看以後的,總之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