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高科技企業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所構建出來的產品生態,也代表了這個企業當前所能做到的最好用戶體驗。
而在用戶們實際體驗中,科技的影響還有很多都在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地方。
比如目前九州科技、夏為等廠商的生態建設,在最高配置中都是用的高速5網絡以及wf6。
5網絡的基礎成本投入很高,但帶來的效益卻比更多。
低延遲、高速率讓萬物互聯成為可行並且實用性很高的科技。
而5整個產業鏈上的公司更是多不勝數,從提供網絡服務的供應商,到基站建設商,再到算法、設計等等專利的研發擁有企業,無一不顯示出這塊大蛋糕的誘人。
九州科技成立時間太短,趕不上5建設的車,所以隻能依靠與夏為合作,才能獲得最優質的網絡服務。
或許有人認為這是舔夏為,但顧青隻想在有這種想法的人麵前,甩他厚厚一堆文件。
5建設當中,通信公司有大夏的三大運營商,有美國att,意呆利電信,法國電信,德國電信,ntdoo等通信公司。
手機芯片5技術供給公司,目前隻有夏為、高通、韓星,還有功耗嚇人的聯發科。
而信號基站則是夏為、愛立信、中興等公司在大筆砸錢。
從項目預研,夏為就投入6億美元,而到了19年對整個5項目的研發更是恐怖達到了1萬多人參與研發,研發費用的投入超過100億人民幣,並且這還不包括終端。
目前國內的opo、一加、大米等手機廠家都有自己5版本的手機產品,但也隻有夏為是用的自己的技術,自己的芯片。
在這方麵顧青是不想來搶的。
畢竟5在地上,6才是未來。
九州科技雖然不是上市公司不需要公布財報,但年輕的顧老板在看到純利潤那一串數字的時候,就知道資源已夠,可以直接上馬6預研了。
是的,哪怕是他掌握的黑科技知識已經學到了6,但想要技術落地,還是需要大筆資源投入。
這個資源除了鈔票,也包括、人脈影響力、技術儲備、人才儲備還有國家地位。
為什麼說5在地上,6才是未來?
除了更快更大這些方向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為6是全球覆蓋網絡,地麵基站之間的作用已經略顯捉襟見肘,需要的是衛星網絡和無人機網絡的結合,以此來提供更加低延遲和快速的網絡通信服務。
所以這就需要用的能夠覆蓋全球的衛星、優異到隨便就能作戰的無人機,這一點不是普通企業可以做到的,或者說哪怕有這個技術,但沒這個人脈和能力,基站怎麼裝載到覆蓋全球的衛星上?
不說火箭發射這些問題,僅僅是私發衛星,占據軌道。
分分鐘就給突突下來了。
而且該衛星也不能是普通的通信衛星或者定位衛星,6通信所需要的的衛星通信信道比常規衛星要求的更多,比如要部署大規模的o(多進多出,多根天線係統的簡稱)。
除此之外6還必須利用更多的頻道資源,3的它需要支持,4的它需要會,5現有的sb這些都需要有,除此之外還要支持毫米波頻段、太赫茲和可見光頻段。
然後就這樣麼?
6還必須有真正的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處理技術,不然無法應付複雜的異構網絡、繁雜多樣的通信規格與場景需求。
不滿足這些要求,6就不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