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重點點頭,語氣十分肯定:“哈爾濱站提出的襲擊機場計劃治標不治本,機場炸了日本人可以重修,不如直接奪取飛機。”
“美國海軍一定對日本人的最新型戰鬥機感興趣,因為這對他們的艦隊是個巨大威脅。”
“我們就用飛機做籌碼,換取美國人對軍統的單獨援助,比如經費、裝備甚至是技術,我想梅樂斯不會拒絕。”
提到援助,戴春峰頓時坐直了,美國人是大戶,手縫裡漏點都夠軍統吃飽,這個計劃大有可為。
他強壓住心中的興奮,淡淡說道:“哦?慎終你準備跟美國人要點什麼?”
左重也不猶豫,說出想好的條件:三百萬美元,一定數量的武器彈藥和各種藥品。
老戴被三百萬美元震憾到了,嘴裡念念有詞:“會不會太多了,美國人要是不答應怎麼辦.”
話說出口,他才察覺自己好像有些失態了,於是立刻恢複嚴肅,命令左重去找梅樂斯,以最快速度促成此次合作。
左重憋著笑離開了局長辦公室,乘車前往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準備麵見梅樂斯。
路上,他一邊思考下麵的計劃,一邊思考如何忽悠美國人,等車到了合作所,立馬換上了一副笑臉。
再說梅樂斯得知左重的到來,立刻心生警惕,這個民國特務的狡猾和殘忍,美方代表團可是深有體會。
因為對方,數十名海軍士兵死在了盟友的地盤上,更加令人氣憤的是,華盛頓選擇忘記這件事,就當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梅樂斯下定決心,不管左重說什麼,他都不會相信,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左重的第一句話就讓梅樂斯忘記了自己的決定。
“老梅,你要不要日本海軍的新型戰鬥機?”左重握著梅樂斯的手,拋出了誘餌:“隻要你開口,我保證將飛機完整送到你的麵前。”
在左重嘴裡,日本新式飛機仿佛成了伸伸手就能拿到的玩具,配合那篤定的語氣和放鬆的神態,讓人不得不相信。
咕嚕~
梅樂斯咽了咽口水,一個國家海軍的最新戰機,而且這個國家還是美利堅人民最痛恨的敵人,如果左重沒有騙他,他必將會成為海軍,不,是整個國家的英雄。
但隨即他又想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有必要重視日本飛機嗎?
幾年前,日本陸海兩軍通過貿易與技術轉讓,仿製了多款美國飛機,例如川崎1式運輸機、立川口式運輸機、中島9式陸上攻擊機、零式運輸機,這些都源自洛克希德以及道格拉斯公司的產品。
原本欣喜若狂的梅樂斯,情緒瞬間低落,一個連運輸機都要仿造的國家,其生產出來的戰鬥機,不可能比F2A水牛,F4F野貓,P40戰斧更先進。
左重猜到了梅樂斯的想法,適時拿出兩份文件以及翻譯件,一份是哈爾濱站的電報,一份是空軍內部對璧山空戰的記錄與總結。
不想再說話的梅樂斯拿過文件快速翻看,第一份報告沒什麼出奇的地方,可第二份報告迅速引起了他的注意。
璧山空戰當日,果軍空軍第3、第4大隊從太平寺機場起飛了25架伊15和9架伊16戰鬥機,以總共34架戰機對日本飛機進行攔截。
當民國機群接近日本轟炸機群時,13架護航的日軍戰鬥機從7000多米的高空突然俯衝而下,戰鬥就此打響。
報告中,數名參戰的果軍飛行員記錄:交戰最初,他們發現了一種從沒見過的金屬單翼戰鬥機。
這種新式戰鬥機的飛行速度極快,轉彎半徑非常小,當果軍飛行員意圖從尾部鎖定時,日機可以毫不費力地擺脫追擊,並且以極快速度轉彎反咬住果軍戰機。
寫到這裡,果軍飛行員的筆跡變得極其混亂,可見當時的場景給他們帶來了多大的衝擊。
僅僅半個小時的空戰,在34:13的絕對數量優勢下,果軍空軍被擊落了24架,日機卻僅僅被擊傷3架,24:0,如此懸殊的結果令梅樂斯震驚。
他不覺得這是果軍飛行員素質太低造成的,通過這些天的考察,他認為果軍飛行員起碼有美國陸軍航空兵一半的專業能力。
甚至在保衛國家的決心上,果軍飛行員要遠遠超過美國飛行員,起碼美國飛行員不會駕機撞擊敵人的技術兵器。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一群訓練還算得當,作戰意誌堅定的飛行員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呢,隻能是武器上的差距。
雙翼的伊15先不考慮,伊16可不是老掉牙的陳舊機型,1935年才在紅場閱兵第一次出現,是紅俄空軍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絕對主力。
如果日本人可以用新式戰鬥機快速擊潰民國空軍,同樣有能力用新式戰鬥機對太平洋艦隊形成威脅。
梅樂斯這下坐不住了,連忙問左重:“說吧,你需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