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月剛剛開始,歸有光便一臉不情願的帶著特彆行動小組精銳前往東南亞,他們即將執行一項特彆任務——炸毀泰緬鐵路的重要節點桂河大橋。
這是盟軍的又一次聯合行動,由美國戰略情報局oss)和英國特彆行動執行處soe)發起,firc負責實施。
之所以要炸毀這座橋梁,是因為此橋是暹羅到緬地鐵路的必經之地,也是日軍陸上補給線的關鍵。
隨著美國海軍在南洋的順利推進,消滅泰緬兩地日本陸軍也進入了盟軍的計劃表,所以泰緬鐵路和桂河大橋就成了攻擊重點。
同一時間,民國遠征軍和民國駐印軍在緬地芒友會師,國府重新打通了中印緬公路。
隻要炸毀桂河大橋,盟軍就可以阻斷日軍的補給線,幫助反法同盟在東南亞戰場上爭取主動,括弧,順便給英國人找回麵子,括弧結束。
歸有光其實不想走這一趟,不是因為怯戰,作為一個多次執行敵後任務的職業特工,他不知道什麼是害怕。
他不開心的原因在於,此次任務實質上是幫英美擦p股,盟軍之前兩次試圖炸毀桂河大橋,結果都失敗了。
至於失敗的原因,一次是轟炸錯了目標,一次是英國俘虜幫了日本人。
出於【軍官榮譽】的緣故,參與建橋的英國俘虜將橋梁造的堅固無比,前去炸橋的盟軍特工用了上百斤炸藥,愣是沒把桂河大橋炸毀。
從左重嘴裡得知此事的時候,歸有光還以為自己耳朵出了問題,等確定這不是玩笑,他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
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愚蠢的人,幫敵人建造橋梁也就罷了,畢竟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可為了狗p的榮譽如此賣力,英國人的腦子多少有點毛病。
左重自然明白歸有光的想法,所以除了炸橋,他還給對方布置了一項絕密任務。
幾天後的山城機場,左重目送載著歸有光和特彆行動小組的飛機逐漸飛遠,他正要轉頭返回總部,小特務卻突然跑來傳達了命令。
“副座,局座有令,要求您立刻去官邸參加緊急軍事會議。”
左重心中了然,會議應當跟美國人即將大規模轟炸日本本土有關,那位李梅將軍決定在東京重演茳城大火。
早在火奴魯魯事件後,美國海軍航空兵便開始對東京展開空襲,但由於距離太遠,這種轟炸象征意義居多。
直到b29出現,美國人終於有能力進行實質性的戰略轟炸,可惜高空轟炸命中率不到百分之十,效果不能說沒有,隻能說聊勝於無。
前番轟炸茳城,新型燃燒彈的效果令美國人非常滿意,所以用燃燒彈“問候”日本及東京也就成了必然。
論殺人放火,日本人稱第一,敢與之爭鋒的也就隻有英美了。
當年美國人對印第安人做的事情,比起鬼子絲毫不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果然,等左重來到官邸會議室,李梅等一眾美軍將領正在跟某人講述轟炸日本的計劃,某人聽得連連點頭。
“韋員長閣下,我們預計出動三至四百架轟炸機,使用凝固汽油彈對東京進行持續性的地毯式轟炸。”
“從空襲茳城的效果來看,東京到時會成為一片火海,最少能造成十萬人的傷亡。”
聽到前一句時,某人麵露興奮,但聽到十萬人傷亡,某人皺起了眉頭。
如果真如美國人所說,轟炸能夠殺傷十數萬人,那民國和日本豈不是不死不休了?萬一地下黨趁著兩國互相報複的時候坐大怎麼辦?
左重走進會議室,悄悄走到老戴身旁坐下,對於某人的反應,他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某人自始至終都沒有徹底得罪日本人的打算,未來中日戰爭結束,對方更是公開招攬那些手上沾滿鮮血的日本戰犯為果軍所用。
台上,李梅叼著煙鬥介紹完計劃,順勢向某人提了一個請求。
“韋員長閣下,我希望貴國在日情報人員可以引導轟炸機,幫助我們在第一輪轟炸中精確摧毀日本人的軍事、工業以及政府設施。”
某人聞言精神一振,精確摧毀好啊,免得“傷及無辜”,於是馬上應下並點了左重的名。
“慎終來了沒有?”
“卑職在!”
左重猛地起身抬頭挺胸,但心裡瘋狂罵娘,轟炸引導可不是個好差事,不僅危險還容易暴露。
日本本土的治安管製非常嚴格,到處都是秘密警察和憲兵,無法像茳城那樣點火製造混亂。
而且一旦防空警報響起,普通人嚴禁出門、照明、接近窗戶,軍統拿什麼去引導美軍轟炸機?拿頭嗎?
可某人不管這些,他隻要有限度的轟炸日本人,免得破壞兩國【邦交】,於是給左重布置了任務。
“你們軍統要全力配合美國盟友的行動,絕不能讓炸彈落在居民區,戰爭重要,國際觀瞻也很重要,這點要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