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山區,上百名美軍在森林中快速行軍,軍靴踩過布滿苔蘚的碎石,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
森林周圍雪山環繞,高山湖泊如同幽藍的鏡麵,加上各種顏色的鮮花,景色非常優美。
但美軍士兵沒心情欣賞風景,全都緊握武器,彎著腰以戰鬥隊形搜索前進,警惕地打量著眼前的一切,因為他們現在正處於德國境內。
這些士兵佩戴的臂章與一般美軍作戰部隊不同,上麵用藍底白字寫著【g2】,顯然是特殊部隊。
他們不斷深入德軍防區的時候,天邊時不時閃過亮光,還有轟隆隆的炮聲傳來,這是盟軍炮兵在攻擊駐意德軍。
經過數月激戰,意大利方向的盟軍終於突破意國北部防線,接近了阿爾卑斯地區。
若非如此,這支美軍小隊也無法進入德國領土執行任務,畢竟阿爾卑斯山是德國防禦最為嚴密的區域。
早在30年代,阿爾卑斯山就成了德國高層最喜歡的度假避暑勝地,大量德國官員在此修建彆墅和城堡,比如元首先生的“鷹巢”,所以當地駐紮了很多守衛部隊。
但那是之前,現在阿爾卑斯山附近的德軍不是在逃跑,就是準備逃跑,往日戒備森嚴的防線早就形同虛設。
或許是被炮聲驚擾,森林裡飛出了大量山雀,但美軍小隊指揮官不敢大意,抬手示意停止前進。
收到命令,美國大兵們立即散開尋找掩體,單膝跪地將槍口對準四周,表現十分專業。
“偵查。”美軍指揮官手掌向前做了個手勢,一名上士貓腰鑽入了樹林。
幾分鐘後,上士回來報告:“斯汀少校,一切正常,距離修道院還有五公裡。”
擁有一副標準德裔麵孔的斯汀少校點點頭,拿出地圖研究了一會下令繼續出發,美軍小隊很快走遠。
不知過了多久,一隻歐洲知更鳥落到地麵,蹦蹦跳跳尋找著食物,當它來到一片苔蘚旁時忽然停止了動作。
“啾啾~啾啾~~”
像是發現了什麼,知更鳥盯著苔蘚歪頭叫喚了兩聲,扇扇翅膀飛向天空。
等它飛遠,那片苔蘚忽然“睜開了眼睛”——一人披著偽裝服緩緩起身,將手放進嘴裡模仿起鳥叫。
隨著幾聲口哨,周圍出現了更多身穿偽裝服的武裝人員,他們的藏身地與美軍小隊停留的位置隻有一步之遙。
其中一人向“苔蘚”彙報:“組長,是g2,看來美國人也盯上了母巢。”
臉上塗滿油彩的歸有光微微頷首,g2,全稱是美國陸軍情報局技術情報處,是美國搜集敵國科技情報的專業作戰部隊。
思考了幾秒鐘,他抬頭下令:“跟著美國人,讓他們幫咱們開路。”
通過剛剛的觀察,歸有光確定美國人也是要去修道院,既然有苦力可用,他們安心當個黃雀就好。
命令傳了下去,軍統特彆行動小組循著g2的痕跡趕往目標,兩支隊伍一前一後在林間穿梭。
途中,軍統和美軍遇到了數個德軍哨卡,但裡麵的德國士兵都在收拾裝備準備撤離,沒人留意森林裡的動靜。
戰爭到了這個地步,任何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德國的戰敗已經不可避免,繼續抵抗隻有死路一條。
事實上,那些曾長期住在阿爾卑斯山豪華彆墅的德國高層跑的最快,他們帶著大量黃金逃往南美或者非洲,試圖逃過盟軍的抓捕。
歸有光帶人跟在g2後方,始終保持著一兩公裡的距離,可當跨過一根倒地的枯木時,他忽然收回腳並舉起拳頭。
隊伍馬上停止前進,小特務紛紛就近臥倒,占領有利地形防止偷襲,隻有一人小心翼翼移動到歸有光身旁低頭觀察。
陽光穿過樹枝投下斑駁的影子,可以清楚看到距離地麵十多厘米的地方橫拉著一條透明尼龍線,線頭兩端延伸至灌木叢中。
小特務瞬間驚出一身冷汗,小聲提醒:“組長,是詭雷!”
“排除。”歸有光麵不改色,但心裡再次提高警惕。
g2的人果然不簡單,即便沒有遇到敵人,對方還是按照行動準則布置了詭雷,要不是他足夠謹慎,這次恐怕就栽了。
小特務找來鉗子剪斷尼龍線,又趴在地上輕輕撥開灌木叢,瞳孔猛地收縮。
一枚美製反步兵地雷正綁在樹根上,保險插銷已經拔掉,一旦尼龍線拉動釋放環,地雷就會爆炸。
這種地雷全重3公斤,裝藥154克tnt,觸發後會彈跳至2米高度引爆,殺傷半徑10米,威力巨大。
不同於鬆發地雷,此地雷屬於壓發地雷,引信一碰就炸,留給觸雷人員反應的時間隻有不到兩秒。
想到地雷爆炸的後果,小特務咽咽口水,迅速切斷尼龍線,然後迂回到另一側灌木叢。
在這側灌木叢,小特務又發現了一枚詭雷,同樣處於待觸發狀態。
由於缺少工具,加上時間緊張,歸有光沒有下令拆除地雷,隻是留了個記號就繼續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