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群眾才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也是他們強大力量的源泉。
“辦法是好辦法,但布料才是最大的問題。”
趙誌國不可能讓安陽鎮的窮苦百姓把自家的財產拿出來供應給部隊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布料,也做不出衣服來。
“這麼長時間的戰鬥,晉綏軍那邊的生產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物資供應也成了問題,這個時候我們不應該趁火打劫。”
儘管在戰場上趙誌國可以不擇手段,但正麵的晉綏軍才是這場戰鬥的主力。
趙誌國有自己的底線,這是他最不想觸碰的地方。
“所以我想過,下次再有這麼好打掃戰場的機會,小鬼子身上的軍裝,我們可以都扒回來。”
脫死人的衣服實屬晦氣。
但在物資緊缺的年代,他們不這樣做,戰士們就要跟著受罪。
“以前我還真不屑小鬼子的軍裝,但現在看來……高倉以後過日子仔細一點,但凡打了勝仗,除了小鬼子尿布片我們不帶走之外,其餘的能帶走多少帶走多少。”
趙誌國也是下定了決心,大不了用日軍的軍裝做他們軍裝的補丁,或者墊在肩膀上和其他容易磨破衣服的地方。
正是由於趙誌國的這道命令,以後的華夏軍隊中長期有一支全身打了補丁的軍隊。
就算是嶄新的軍裝,他們也會在肩膀上,在胳膊肘下打上一層補丁。
回到安陽鎮之後,趙誌國他們並沒有放棄盯著望縣。
畢竟在望縣打了一個漂亮仗,給小鬼子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小鬼子要是沒點反應,那就奇怪了。
這天中午,趙誌國跟孫思瑩在一起吃飯,劉慶生向趙誌國報告了望縣的情況。
“望縣的小鬼子當了縮頭烏龜了?這可不是好事兒啊!”
望縣的日軍龜縮不出,這可不是趙誌國預期的。
“好好吃飯,整天都想著你的公務,你沒看看自己,去望縣這一趟回來之後,瘦了多少。”
來回的奔波,每天處理不完的事情,趙誌國休息時間越來越短。
“好,好好吃飯,不想這些事情了!”
趙誌國也知道自己對孫思瑩有虧欠,兩個人住的地方隻有幾百米的距離,可好幾天也見不到一次。
每次還都是孫思瑩忙完工作之後,主動登門,幫著趙誌國收拾床鋪。
今天難得有時間陪著孫思瑩一起吃飯,趙誌國也不想被公務打擾。
而且望縣的事情也不算緊急,畢竟日軍龜縮在縣城內,趙誌國也不能直接去把他們的龜殼給敲碎了。
“誌國,我想問你一個事兒!”
“什麼事兒,搞得這麼見外,儘管開口就行。”趙誌國說。
“就是……離開平城這麼久了……我想爺爺了!”
孫思瑩昨天晚上夢到孫爺爺了,整個晚上都沒有睡好覺。
可是如今到處都在打仗,平城現在是什麼情況,誰也摸不準。
“是該回去給你爺爺燒炷香了,最好也要讓他老人家泉下有知,他在世的孫女沒被我給欺負了。”
“跟你說正經的呢!”
孫思瑩也知道平城已經落入日軍手中,此時回平城有很大的風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