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經驗和教訓,更有利於部隊的進步,對基層指揮官來說,將來晉升之後,這也都是他們帶兵打仗的財富。
趙誌國他們沒有專業的軍事院校,隻能從百戰餘生下來的老兵挑選軍官。
戰場就是他們的學校,戰鬥經驗就是他們的學識。
“行,這件事情我一會兒就去傳令,”馬修文想了想。
其實這些都算是馬修文的工作,反而趙誌國都想在了他的前頭。
“不過我有一件事情來跟你商量,這次戰鬥新兵的短板明顯體現了出來,戰鬥經驗不足,應對戰鬥狀況的能力有限,不如我們趁機再擴編一個中隊的兵力出來如何?”
兩個中隊的兵力雖然足以應付安陽鎮周邊的情況。
但是遇到大規模的戰鬥,部隊明顯有了短板。
尤其是這次,新兵的損失跟日軍交手時間最短,但損失卻不小。
“這件事情,我本想在戰鬥前就跟你商量的,除了再組建一個中隊之外,偵察連,警衛連,特務連以及通訊連,都應該組建起來的。”
他們要想把戰鬥發展到外圍去,必須要擴充出足夠的兵力。
“可我們沒有足夠的軍官!”
軍官一直是他們部隊的短板。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趙誌國的部隊又處於戰鬥的最前沿,帶隊的連長必須個頂個的能乾。
如果一個連長手底下有一個平平無奇的排長,還能夠說的過去。要是一個連長,手底下有三個平平無奇的排長,遇到硬仗,能把連長給折磨死。
想要組建起一個連來,從連長到排長都要謹慎挑選。
軍官是一支部隊的架子,架子搭不好,就算補充進一群老兵,最後帶出來的部隊也不會成為精銳部隊的。
“要不我寫封信,想師長求求情,我們打了這麼大一個勝仗,師部肯定要嘉獎我們點什麼,不如我們直接開口,也不至於讓師長為難。”
趙誌國就沒有想過邀功請賞的事情。
並不是他不喜歡,而是趙誌國知道,師部比他這兒還窮呢。
都說八路軍是小米加步槍,其實有些部隊連小米和步槍都沒有。
要是趙誌國敢開口,要到了師長的痛處,師長給也不是,不給也不是,那豈不是讓趙誌國更為難了?
“你在你的老部隊有沒有關係?或者認為哪幾個軍官比較能打的?”
趙誌國倒是有個娘家,但那個娘家人恨不得將趙誌國給弄死。
馬修文的娘家本就跟他們是一家人,去借幾個人來,總沒有問題吧。
“這麼光明正大的挖娘家人的牆腳不好吧?我的老首長要是知道了,以後我還敢回去嗎?”
在老部隊中,馬修文倒是有些人際關係,但哪個部隊不把有經驗的軍官當成寶貝疙瘩?
“換嘛,我們拿槍換人,你去老部隊轉一圈,就算挑不出幾個好連長,弄幾個排長回來也行。”
“嗯……這個辦法可以試試。”
馬修文摸著下巴,覺得這個辦法倒是可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