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過了多久,孫思瑩在趙誌國的懷中進入了夢鄉。
在她的夢裡,或許戰爭已經結束,或許趙誌國時刻陪在她的身邊……
太陽高掛的時候,趙誌國和姚鵬舉已經深處大山的包圍之中。
山還是老樣子,從沒有因為戰爭,而改變過,古老滄桑似乎跟它不沾邊,每一次盛夏,茂盛的草木都會讓大山煥發生機。
“司令,下次咱們來的時候,能不能走公路?也晚不了幾天。”姚鵬舉抱怨著。
從山裡走,雖然能夠更快到達望縣,可是這山路走起來,太費腳丫子。
趙誌國隻是搖了搖頭:“這片山給了我們很多,但我們對它的了解卻是冰山一角。”
儘管這片大山給了趙誌國他們庇護,但他們仍舊不了解這片大山。
“司令,您不會認為我們還會退守安陽鎮吧?”
姚鵬舉他們對當前的戰局很樂觀,甚至認為第一軍分區的部隊早晚會變成華夏最強大的部隊。
“你還是太樂觀了,如果我們不好好了解這片山,可能我們連安陽鎮都守不住。”
公路附近的地形,村莊以及河流橋梁等地形,地圖上都有。
而且他們從小鬼子手中繳獲的地圖比趙誌國他們知道的都要詳儘。
可這山中,趙誌國他們了解的地形不足十分之一。
對一場戰鬥來說,每一顆樹,每一塊岩石都可能成為他們戰勝敵人的法寶。
“司令,沒有必要這麼悲觀吧?”
“老姚,如果你當班長,你能夠做的隻是服從排長的安排,然後帶隊衝鋒,你當連長,你不止要帶兵打仗,還要為這一百多號人做主。”趙誌國說。
人站在不同高度,看到的事情就不一樣。
當今華夏抗日的大環境並不順利,就算趙誌國他們在戰場上打了幾場漂亮仗,也是獨木難支。
“好吧,這點我承認,在咱們第一軍分區,能夠跟您眼光一樣長遠的,沒有幾個!”
不是姚鵬舉想誇趙誌國,而是部隊走到今天,發展壯大,趙誌國做出的貢獻太大了。
“好好看看這附近的地形吧,哪怕未來我們不需要,但這兒的一草一木,也是我們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姚鵬舉艱難地爬上了一塊巨石,站在巨石上,放眼望去。
所有的景色都在他的腳下,微風拂過,綠色的波浪一波緊接著一波。
“真是好看!”姚鵬舉眺望著,“這麼好看的地方,確實該保護好。”
如詩如畫的山河,美不勝收,怎能讓侵略者隨意踐踏。
在望縣北部山口,有趙誌國他們的聯絡點,主要負責保障山內山外之間的聯絡後勤。
山內有人出來,聯絡點能夠為他們提供馬匹,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望縣。
如果望縣有人進山,可以把戰馬暫存在這兒。
趙誌國他們沒有在望縣停留,而是直奔其他連隊的駐地而去。
相比較於一團的防區,三團的防區內更多的是執勤任務。
“司令,指揮部的最新消息,二團已經撤回來了,他們拔掉了幾個日軍據點,但是沒有跟日軍發生大規模的交戰。”
在部隊整編的時候,趙誌國一聲令下,二團停止整編,,開赴前線,與晉陽地區盤踞的日偽軍開始交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