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一戰,趙誌國他們大獲全勝。
報紙上鋪天蓋地的報道都是關於晉陽城的,風頭一時間蓋過了江城的空戰。
當趙誌國和馬修文來到晉陽的時候,空氣中的硝煙和血腥味還沒有散去。
晉陽城的百姓已經在自發的組織重建工作。
“二團,三團和四團多已經撤回了原駐地,補充武器彈藥和兵力,晉陽由五團駐守。”
趙誌國已經下令,除去三個主力團之外,其他各團也要擴充到三千兵力,以防日軍反撲。
“你哥的三團也駐紮在附近,如果晉陽發生意外,部隊最快在一個小時之內趕到,並支援晉陽。”
除了龍岩河上的橋梁有兩個營,大約一千人的兵力在駐守之外,其他部隊仍舊分散駐紮在鎮子或者較大的村子裡。
一是,晉陽剛剛平定,到處動蕩,需要部隊來給百姓安全。
百姓安居,有人口的優勢,趙誌國他們才能夠不斷的擴充兵力,有足夠多的預備役來支撐部隊作戰後快速恢複戰鬥力。
二是部隊分布在各地,有利於起到預警。
小鬼子的進攻方式不止有鋪天蓋地的大規模進攻,還有小規模的滲透。
軍隊必須時刻處於作戰的第一線,廣袤的農村地區,就是第一線。
“政委,在我們奪取並州之前,恐怕要麵臨日軍瘋狂的反撲,而且不止一次。”趙誌國說。
隨著晉陽丟失的消息傳出去,小鬼子肯定已經在謀劃向趙誌國他們的防區進攻。
到時候三路大軍,一路直撲平城,一路向晉陽殺來,還有一路從南邊掩殺到他們的防區之內。
趙誌國他們需要更多的兵力才能夠將防區守住。
那個時候,他們的部隊麵對的不再是單純的日軍步兵,騎兵,裝甲車,坦克還有日軍的飛機,會鋪天蓋地而來。
晉綏軍當初麵臨的問題,趙誌國他們也要重新麵臨一次。
“我們需要多少軍隊?”政委問。
“除去預備役,加上司令部直屬部隊,我們拿得出手的作戰兵力有近三萬人,炮兵團不會參與一線作戰的,除非我們的防區到了最後的時刻。”趙誌國說。
“你有什麼想法嗎?”馬修文問。
“第一步,把團直屬部隊營擴編成團。”趙誌國說,“其次,我們最少再拉出五個團的兵力來。”
“第一軍分區要有二十個團的兵力?”
馬修文心想,這真是一件夠瘋狂的事情。
他被派到趙誌國身邊的時候,隻是一個營裡的教導員,可誰能夠想到,兩年之後他都要成為一個軍的政委了。
“我們還要讓民兵隊伍壯大,他們能夠起到的作用非同一般。”趙誌國說。
想要打贏這場本就不對等的反抗侵略者的戰爭,就要發揮每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把每一個人都變成武器。
如果村民不拿起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家園,單靠軍隊來犧牲,必然不能守護住每一個村莊。
而且民兵不但能夠騷擾日軍,當日軍入侵防區的時候,他們可以轉移百姓,搬運傷員,向前線部隊運輸物資。
民兵除了武器簡陋,訓練不足之外,其餘各個方麵他們都會做的很好。
“我們會主動放棄平城和晉陽嗎?”馬修文繼續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