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旅的防區延伸的很大!
趙誌國曾經提出,不要向兄弟部隊要地盤,要把手伸到小鬼子的防區去,跟小鬼子搶資源。
土地,人口這些都是資源,要不然小鬼子控製的人口多了,他們就抓壯丁,修工事。
而趙誌國他們的防區內人口多了,就有勞動力,有兵源。
趙自明也是戰場上打出來的,自從手底下有了這群精兵強將,他們時不時的就出去偷襲一下鬼子。
今天這個連出去,明天那個連出去。
日軍防衛薄弱的地方成為了第一軍分區部隊練兵的對手。
兵力不算的損失下去也不是辦法,日軍不得不收縮兵力。
小鬼子早上退一步,中午就會被周圍的華夏軍隊給占領,雙方前沿部隊焦灼的態勢並沒有以為一方退卻而緩解。
反而雙方隨著地盤越來越近,很多矛盾已經不可避免。
日軍那邊也開始發起突襲,目的隻是為了減緩周邊華夏軍隊對他們的步步蠶食。
雙方打得你來我往,各有勝負。
“站住,你們是誰!哪個部隊的?”
因為部隊分散出去之後,才擴充的兵力,所以很多戰士並沒有見過趙誌國。
趙誌國跳下馬背,把自己的證件遞給了站崗的士兵。
“你們是哪支部隊的?”趙誌國問。
士兵看了一眼趙誌國的證件,馬上意識到麵前的人就是他們第一軍分區的司令。
“報告首長,我是第三旅第二團的,前邊就是我們團的防區。”士兵連忙彙報,並把證件還給了趙誌國。
“你們的旅部還在銅鑼鎮嗎?”趙誌國問。
“報告司令,旅部今天早上剛剛換防到了塔灣村。”
趙誌國看了一眼身邊的姚鵬舉:“有這方麵的電報嗎?”
旅部如果換防,都是提前一天向司令部報告的。如果事情緊急,可以在換防之後十個小時之內向司令部做出報告。
以免部隊需要集結兵力,而電報聯係不上的時候,能夠及時排除通訊兵聯絡。
“昨天晚上是有一份來自第三旅的電報,我沒細看。”姚鵬舉說。
電報的事情由田克誌管著,姚鵬舉在指揮部內就是一個吉祥物,要不是趙誌國下令讓他每天到司令部報到,他才不關心司令部內發生了什麼。
“那就去塔灣村!”趙誌國說。
“司令,要不要我安排人帶路?”士兵詢問。
“兄弟,咱們司令就是行走的活地圖,比你熟悉你們防區的一切,好好站你們的崗。”姚鵬舉說。
塔灣村,第三旅的旅部隻有一個連的兵力在駐紮。
村子裡裡外外很乾淨,部隊早操結束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排人將村子好好的打掃一遍,然後幫著百姓挑水劈柴。
窗明幾淨,不止是為了看著舒服,而是人在什麼樣的環境裡生活就容易培養出什麼樣的習慣來。
就像八路軍士兵身上的衣服可以有七八個補丁,但一定要乾淨,要有整潔的精神麵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