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的防守沒有多少意思,他們必須主動出擊。
不但要在軍事上對日軍造成打擊,主動出擊更是給日軍造成心理上的創傷。
當得知包圍圈裡的華夏軍隊四處出擊,主動襲擾他們的時候,負責進攻的日軍指揮官必然會因為憤怒而失去理智。
指揮官越憤怒,他就不會再理智地思考破局之策,隻能一味地強攻。
趙自明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日軍光明正大的強攻!
以公路陣地的地形,日軍強攻多少次,趙自明他們都不怕。
“人隨便由我挑嗎?”
“排長以下軍官隨便你挑,給你們五挺輕機槍,兩門迫擊炮,五架擲彈筒!”趙自明說。
作為機動部隊,既要保證火力,又要反應迅速。
“團長,您就等著瞧好吧,有這火力,我保證讓小鬼子一輩子忘不了我們團。”參謀興奮地說。
趙自明知道距離日軍包圍他們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他們能在公路陣地上堅持多久還是一個未知數,能不能活著出去也是一個未知數。
當然,趙自明更關心的是他們能夠牽製住多少日軍,能夠給趙誌國減輕多少壓力。
趙自明也是帶兵出身,有豐富的戰場經驗。
他看過全局的地圖,一道防線被攻破之後,趙誌國的壓力遠比公路陣地的壓力要打。
趙自明甚至站在趙誌國的角度去思考過破局之法,但是他找不到打開勝利大門的鑰匙。
有時候,趙自明望著地圖甚至懷疑,趙誌國他們可能敗的比公路陣地還要快。
“小鬼子肯定會對我們喊話,跟我們說,我們的大部隊被消滅,趙誌國已經死了,我們沒有必要抵抗。”趙自明的思緒竟然飄到了關於日軍可能的勸降話是怎麼說。
不過趙自明倒是不擔心日軍的勸降,哪怕是他戰死了,以下邊營長和連長的性格,也會抵抗到最後一兵一卒,絕不會投降小鬼子的。
“希望他能夠儘快找到破敵之策吧。”趙自明祈禱著。
趙誌國打得越順,公路陣地的壓力越會隨之而減輕。
如果大部隊節節敗退,公路陣地想要重見天日,也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在趙誌國的指揮部內,趙誌國看著前線發送來的電報,日軍又迫不及待的發動了夜襲,又一次在夜襲中失敗。
“司令,根據前線各部隊發來的電報分析,日軍三天的時間傷亡了大概有兩萬五千餘人,我們部隊的傷亡不足日軍的五分之一。”
“傷亡比還能接受,但是隨著戰鬥持續下去,傷亡數字會越來越接近的。”
這隻是戰鬥的初期,日軍不了解他們,才有了如此大的傷亡差距。
隨著日軍越來越熟悉他們和第一道防線的突破,他們的傷亡會跟日軍的傷亡越來越小。
而且日軍後方還有大量的部隊在以逸待勞,趙誌國手底下的部隊堅持在第一道防線已經三天三夜。
長時間的作戰,戰士們和指揮官都是身心俱疲,趙誌國沒有小鬼子那麼富裕,將各部隊從陣地上換下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