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反應的速度越來越快,針對性也越來越強,他們卻無法遲遲給日軍帶來更大規模的傷亡。
“司令,我們現在是不是隻有一條路可以選,跟日軍死頂?”姚鵬舉問。
“死頂?老姚,你覺得我們多少部隊能死頂住日軍的五十萬兵力?就算五十萬是日軍吹噓出來的,哪怕他們隻有三十萬,你覺得把小鬼子拚完,我們還剩下多少人?”趙誌國問。
不是趙誌國不會硬拚,硬拚就算是贏了,第一軍分區的軍隊也會拚光。
“老姚,要沉得住氣,這是一場長途賽跑,不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就能夠結束的一場戰鬥。”馬修文告誡姚鵬舉。
“從今天晚上開始,我們要發起反擊!”趙誌國說。
“反擊?”姚鵬舉問。
“對,地麵部隊和地道內的部隊同時進攻,我們目的不是收複村子或者是將日軍趕出去,是儘可能的消耗日軍的兵力。”
這場戰鬥打到現在,其實已經很明了,不是為了爭奪一片土地而打。
晚上,趙誌國他們可以逼迫小鬼子撤退,但是到了白天,日軍在飛機和坦克的加持下,他們的步兵很快又會將晚上丟失的陣地給奪回來。
在沒有出現大問題前,雙方顯然隻能是打的有來有回,誰也無法奈何誰。
最後這個大問題會出現在誰身上?趙誌國他們身上,還是小鬼子的身上?
作為指揮官,就是要找到日軍的弱點,給日軍致命一擊。
後勤自然是最大的弱點,但是想要日軍後勤徹底崩潰,趙誌國目前還做不到。
“還有,告訴老秦,從今天開始,每個團,包括剛組建的新兵團,都要有戰鬥任務,每天晚上最少安排一個新兵團參與反擊。”趙誌國繼續下達命令。
既然暫時無法徹底擊潰日軍主力,那麼就拿著日軍當磨刀石。
第一軍分區十幾萬部隊,有一半士兵是新兵沒有參加過戰鬥。
戰鬥結束之後,趙誌國要讓第一軍分區的十幾萬部隊都變成老兵。
“讓新兵打這一仗,會不會傷亡過大?”
“傷亡肯定會增加,但也會為我們訓練處十幾萬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兵,以後我們還要收複失地,必然少不了攻堅戰!”趙誌國說,“就這麼安排吧!”
下午四點左右,秦東升就提交了反擊的報告。
參與地表反擊的,一共有五個團,每個團負責兩個村子,高倉也會派出十個連的兵力,從地道內出來,配合地麵部隊打反擊。
小鬼子縱使有三頭六臂,麵對地麵和地下的夾擊,一時間也難以應付。
幾發信號彈升空之後,反擊部隊在迫擊炮的掩護下,向著日軍駐守的村子發起了進攻。
當日軍被地麵部隊吸引時,藏在地道內的部隊也立刻行動,從日軍背麵發起進攻。
村子內的日軍一時間腹背受敵,隻能苦苦支撐。
“報告旅長,司令部命令,讓我們想辦法打通村子內的地道出口!”
地麵激烈交戰之時,高倉也接到了命令,讓他想辦法恢複村子內的地道口。
如果無法挖通被炸毀的地道,他們必須要在村子內再挖一個地道口出來。
高倉也明白了趙誌國的意思,接下來的戰鬥,恐怕村子會成為雙方軍隊的爭奪焦點。
村子內有地道口,即可以主動出擊,也可以在部隊堅持不住的時候,進入地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