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趙誌國對閻總的執念隻是他手底下那些經過正規培訓的軍官。
雖然說能打仗的軍官都是戰場上一次次血拚出來的,但是能夠從正規軍校裡畢業並有實戰經驗的軍官也是非常難得的。
能從軍校畢業,至少文化程度方麵就已經戰勝了華夏很多人。
而且從正規軍事學校畢業,能夠在地圖上作圖,作圖雖然有紙上功夫之嫌,但這絕不是一個普通人隨便學學就能夠學會的。
假設,當今華夏軍隊,從軍官到最底層的士兵都識字,都會看圖作圖,華夏軍隊的戰鬥力必然會提升一個巨大的檔次。
趙誌國需要做的就是改變基數問題,基數越龐大,會有更多更加優秀的軍事主官。
所以趙誌國才讓邱子安全權負責挖牆腳的事情,有一個算一個,隻要有能力,趙誌國都可以既往不咎。
北方地區,凡是能夠看到趙誌國他們印刷出來報紙的地方,都知道趙誌國的部隊正在向日軍發起反攻。
尤其是趙誌國防區內的百姓,不管這場反攻能不能打得贏,對他們來說,這就是希望!
百姓需要的就是一個希望,哪怕為了這個希望會灰飛煙滅,至少他們知道,誰能夠庇佑他們的子孫後代。
越來越多的百姓自主加入到支援前線的隊伍中,他們幫著第一軍分區的後勤部隊向前線是運輸物資。
在小鬼子缺少物資的時候,平均有三個華夏百姓在支援第一軍分區的士兵作戰。
甚至有很多事物是百姓自己家的,於是乎前線士兵吃的食物五花八門,有的吃大餅,有的在吃饅頭,甚至有的吃上了餃子。
天亮之後,日軍陣地上,士兵摸著咕咕響的肚子。
在昨天晚上,日軍就斷頓了。
今天早上開飯聲一響,日軍士兵就迫不及待地去搶飯吃,然後大鍋裡隻有一鍋寡湯,勺子探到鍋底一番,見不到幾粒米。
一口湯下肚,根本緩解不了任何饑餓,沒幾分鐘,他們的肚子就開始劇烈的抗議著。
煩躁的日軍拖著疲倦的身體趴在戰壕裡,等待著華夏軍隊的下一次反擊。
昨天晚上九點左右,趙誌國的部隊就開始了進攻,日軍經過重新部署之後,他們的防線明顯比第一天更加堅固了。
但是在北部區域,華夏軍隊有裝甲部隊和騎兵連續突破陣地,而在西邊,華夏軍隊動用了重炮。
日軍的防線是更加堅固了,但他們的對手也變得更強悍了。
陣地一次次被打穿,日軍一次次在後方重新拉起一道防線。
荒野之中,日軍屍體隨意地以各種姿勢散落在各種想不到的地方,將來這些屍體必然會滋養腳下的土地,讓土地更加肥沃。
“秦旅長下令,各部隊儘管突破,今天不再有任何限製!”
為了儘快兵合一處,秦東升下令,各部隊可以不再等待友鄰部隊趕上他們的腳步,在一支部隊突破日軍陣地,向縱深進攻的時候,這支部隊隻需要派出一個連的兵力,向側翼方向支援友鄰部隊即可。
沒有了限製,戰場上開始變得混亂起來。
直至天亮,有的小鬼子部隊沒有遭到進攻,他們卻被分割包圍了,而且很多日軍還不明白自己的處境,為了爭奪一碗寡湯,就像是乞丐在爭奪掉在地上的燒餅一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