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是山區,地廣人稀,這也不能滿足第一軍分區的發展需要。
向南向東,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向南發展,進一步可以威脅到江城的安全,江城有陸路,有水路,還有機場,人口也充足。
一能擴大自己,二能夠威脅到日軍。
向東發展,直接打到沿海區域,將日軍南北分割,日軍南北無法配合,對日軍來說,也是一場滅頂之災。
“現在看來,無論向東還是向南,對趙誌國都有利,不過南方我們有重兵集結,往南走,趙誌國可能會陷入另外一場戰爭的泥潭中而無法抽身。”
日軍急於消滅華夏的正統軍隊,以逼迫陪都向他們投降。
陪都一旦投降,就意味著華夏失去了正統的抗日力量。
所以日軍想要把兵力集中在南方地區,以求跟中央軍打一場大決戰,讓中央軍徹底失去抵抗能力。
中央軍當中有些部隊倒是挺能打的,但有的指揮官一言難儘。
趙誌國向南發展,一旦受挫,到時候中央軍某些指揮官還會拖後腿。
陷入沼澤之中,再想把自己給拔出來,就難了。
向東發展,似乎成為了趙誌國部隊最好的選擇。
既然趙誌國要向東發展,那麼崗村就是趙誌國要擺脫掉的第一道枷鎖。
“趙誌國會從哪兒對我們下手?”
崗村認定,趙誌國的部隊在今年之內肯定會對他們有所動作,而且這個動作還不小。
但是整條防線上,日軍防守的比較嚴密,唯獨公路陣地和五號地區最近有些不太平。
公路陣地不太平,是因為崗村未從趙誌國手中奪取公路陣地的控製權。
駐守在公路陣地的部隊不甘於防守,時而主動出擊,雖然沒有個日軍造成大規模的損失,但頻繁的襲擾,讓附近的日軍守軍苦不堪言。
在前線,最苦的地方就是五號地區。
呂正的部隊要儘快提升戰鬥力,就要不斷拿著日軍當磨刀石。
曹興華的特務營也部署在五號地區。
兩支部隊輪番上陣,五號地區的日軍到了晚上根本不敢睡覺。
而且襲擊的規模也不敢確定。
有時候,響一聲槍,華夏軍隊就撤走了,日軍反而要警惕一整個晚上。
當日軍認為,天快要亮的時候,華夏軍隊不會來襲擊了,反而這個時候,華夏軍隊突然殺了出來,讓日軍丟盔棄甲。
五號地區,成為了近期日軍損失最大的地方。
“趙誌國肯定會在五號地區有所突破,他要收複防線,以恢複第一軍分區防線的穩定性。”
崗村斷定,趙誌國下一次動手,肯定是恢複第一軍分區的第一道防線。
“五號地區,我們或許可以拿來做文章。”
崗村認為,趙誌國肯定非常想要五號地區的陣地,就像閻總執著於並州城一樣。
利用人的欲望做陷阱,往往是最容易得手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