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看不透,但崗村完全可以看透趙誌國在戰鬥中的排兵布陣。
彆的不好學,以崗村的智力,還是能夠學會趙誌國的打法的。
崗村越謹慎穩重,這一仗就越難打。
“看來打擊日軍重炮的想法是不太現實了。”趙誌國摸著腦袋。
趙誌國不想再損失裝甲車和坦克。
雖然他們很快會有更好的坦克和裝甲車,但是接下來要對河雲縣城發起進攻,裝甲部隊起到的作用至關重要。
戰鬥前夕,多損失一輛裝甲車和坦克,裝甲車部隊的戰鬥力就會直線下滑。
“司令,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把我們的裝甲部隊分散開,從各個方向對河雲縣城外圍的據點發起進攻如何?”
日軍重炮數量有限,在正麵放一支部隊吸引日軍注意力,裝甲部隊分成若乾組,對七八個日軍據點同時發起進攻。
“這個辦法不錯,但是日軍的大多數據點都是沿著道路修建的。”趙誌國說。
河雲縣城外圍的據點可沒有設在村子或者是鎮子上,而是沿著交通乾線部署。
大部分日軍炮樓和據點都集中在一個方向上,日軍重炮部隊隻需要對準一個方向,就可以支援大部分炮樓和據點。
散布在交通乾線意外的據點倒是沒有那麼重要。
就算現在不拔掉這些據點,趙誌國他們向東進攻途中,威脅也不會太大。
以為散布在周圍的據點和炮樓守著的都是一些通往鄉下的小路。
日軍炮樓和據點沿著道路層層遞進,也正是沿著道路的據點和炮樓對第一軍分區接下來進攻河雲縣城威脅最大。
姚鵬舉撇了撇嘴,對於日軍他很不屑一顧,但是對於日軍在河雲縣城外圍的部署,他不得不覺得日軍下了苦功夫。
“如果抓到當初修建炮樓和據點的日軍指揮官就好了。”姚鵬舉說。
當初駐守在河雲縣城的日軍指揮官已經被調走了,趙誌國他們也屢次想獲取這名日軍指揮官的資料,都無疾而終。
“這個彆想了,過去的時間也不短了,在河雲縣城外圍修工事的日軍指揮官已經不知道去哪兒了,或許已經在華夏戰場上戰死。”
趙誌國早就不抱任何希望了,就算日軍指揮官還活著,而且還在華北,崗村必然會將他給保護好。
“我還是希望造炮樓的日軍指揮官已經死了。”姚鵬舉說。
“彆廢話,現在我們要解決炮樓的問題,不能讓河雲縣城的日偽軍依托炮樓和據點把我們給拖延住。”
“司令,我真的是沒有好辦法了,除非裡邊的人能直接投降,或許還有辦法。”姚鵬舉隨口一說。
從援軍到重炮火力,日軍部署全麵。
無論是佯攻還是主攻,河雲縣城都能夠派出足夠的兵力前來支援。
日軍重炮陣地在日軍據點的核心位置,要想滲透,就要先過日軍的層層關卡。
“讓裡邊的人投降?”趙誌國覺得這種辦法也不是不可能。
“司令,您是不是又想到了什麼辦法?”
姚鵬舉從來不會認為趙誌國會黔驢技窮,他永遠能夠在彆人想不到辦法的時候,想出方案。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