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並不是所有偽軍都有膽量反抗日軍,就像是奴隸,帶得枷鎖久了,他們自己就會把自己當成財產,而不是人!
要想逼著偽軍反抗,就得把偽軍送到絕境,讓偽軍知道,他們甚至連財產都算不上。
“是!”
十幾個迫擊炮小組被散布在日軍炮樓周圍,隨時盯著日軍的運輸車輛。
打完就走,也不來戀戰,晚上就去埋設地雷,地雷和炸藥包的配合,完全能夠摧毀一輛日軍卡車。
日軍也曾驅趕偽軍出來排雷,偽軍畢竟就是他們用來消耗的炮灰,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然而偽軍也是怕死,他們剛出炮樓,一發炮彈過來,偽軍就爭相往炮樓裡鑽。
周圍方圓幾百米,似乎隻有炮樓是安全的。
在撂下幾具屍體之後,小鬼子縱使拳打腳踢,偽軍也無動於衷。
挨兩腳總比丟了小命強!
日軍也不管隨意槍斃偽軍,炮樓內的偽軍數量就那麼多,炮灰死乾淨了,剩下的人就是炮灰。
送物資的卡車遭到連續打擊之後,讓河雲縣城的日軍甚是頭疼。
士兵損失,卡車損失,物資損失,而且還不是一個方向。
最外圍的幾個炮樓嗷嗷待哺,求援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
“我們可以派出增援部隊,把防線向外圍推出去幾百米。”日軍軍官提議。
大部隊向前推薦,保障炮樓的安全,然後再把物資送到炮樓裡去。
“下一次物資耗儘之後呢?”日軍指揮官問,“昨天一天的時間,我們一共接到八處炮樓的求援。”
河雲縣城日軍兵力有限,如果把有生力量都消耗在了城外,日軍在河雲縣城就隻能唱空城計了。
而且根據前期製定的計劃,河雲縣城的日軍要讓第一軍分區在河雲縣城內折戟沉沙。
小鬼子在河雲縣城的地下修建了大量的作戰工事,是需要兵力來守的。
日軍指揮官一籌莫展,物資送不到炮樓,三天過後,沒有任何食物,士兵都餓得拿不起槍來。
崗村一直在關注著河雲縣城,就像趙誌國他們一樣關注。
誰都明白,河雲縣城已經成為兩支軍隊的主要爆發點。
“趙誌國集結兵力,我們就集結優勢火力,我們把優勢火力集結起來,他就會再把兵力拆解,如此往複,我們在戰場上是一支沒趙誌國牽著鼻子走的。”一個日軍參謀說。
第一軍分區的部隊能夠隨時集合起來作戰,也能夠隨時拆解作戰。
集合起來作戰,能夠集中優勢兵力吃掉日軍。
當日軍也跟著集結,想要吃掉趙誌國的優勢兵力時,第一軍分區的部隊又隨時能夠拆解開,規避掉日軍的優勢兵力。
崗村部署了重炮在河雲縣城,結果就是重炮現在好像起不到任何作用。
因為趙誌國的部隊都在零星出擊,日軍的重炮陣地成為了聾子的耳朵——擺設!
小鬼子參謀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雖然日軍掌握著大規模兵力進攻的主動權,但是小的戰術上,他們一直處於被動。
雙方一旦進入“相安無事”,趙誌國的部隊永遠保持著主動進攻的節奏。
這種節奏,日軍學不會。
因為日軍如果把他們大部隊拆解開作戰,接下來出現的結果就是,趙誌國出動比他們優勢的兵力吃掉他們。
而日軍想將拆解的部隊整合起來作戰,可比趙誌國的部隊艱難的多。
“有沒有針對的辦法?”
問題找到了,但解決的辦法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