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戰場上所有的形式都跟他們預判的差不多。
而且設伏的部隊隻有一個團的兵力,足夠對付日軍一個大隊。
如果日軍追擊而來的是一個聯隊,恐怕這不隻是一鍋夾生飯的問題,很有可能被日軍給拖住,等日軍增援而來,伏擊戰就變成了突圍戰。
“應該不會,如果日軍在每一個方向都部署了一個聯隊,崗村手中就沒有那麼多兵力了。”
崗村手中的部隊可不是都用來跟趙誌國決戰的,日戰區內需要大量日軍兵力駐守。
在日戰區內某個區域駐守的日軍過少,很快就會出現動蕩。
當日軍無法控製自己的防區局勢,還要不斷向前線增兵,日軍隻能自討惡果。
第一軍分區則沒有這種擔憂,除了部分區域還保留著大量民兵之外,很多地方已經沒有了正規部隊在駐紮。
在地方駐軍方麵,侵略者永遠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我們不能不防,崗村這個老鬼子一直想從我們手裡找回場子。”
崗村是不會在每一個方向都部署一個聯隊的兵力,但他懂得了取舍。
在河雲縣城外圍炮樓和據點作戰的時候,當趙誌國動用重炮的時候,崗村就學會了主動放棄。
包圍之戰打響之後,崗村必然會舍棄其他方向,拚命向一個方向增援。
因為崗村也知道,在多個地方設伏,兵力過於分散。
崗村隻需在一個方向增援一個聯隊的兵力就可以將第一軍分區設伏的一個團給拖住,增援一個旅團就可以將設伏的一個團退路給切斷。
為了打河雲縣城這一仗,肯定有足夠多的日軍機動兵力在崗村手中死死地握著。
“司令,您的意思是要等一等其他方向?爭取包圍日軍援軍的戰鬥在同一時間打響?”姚鵬舉問。
以小誘餌吸引日軍援兵,再以伏擊援兵吸引日軍更多援兵。
日軍更多援兵到達的時候,趙誌國也需要集中兵力,跟日軍援兵鬥一鬥,而不是把更多的兵力分散在各個方向上。
“或許崗村不會這麼做,但我們不能不這麼想!”趙誌國說。
日軍動了殺心,肯定會無休無止地向戰場上增派兵力的,除非他們意識到他們最後一個士兵派上去都無法擊敗趙誌國。
“崗村跟我們交手這麼多次,難道他還是不撞南牆不回頭?”
“或許跟你一樣,他是一個執拗的人。”趙誌國說。
“司令,沒您這麼……老田的東北話怎麼說的?埋汰對吧?沒您這麼埋汰人的。”
“這可不是埋汰你,在戰場上,崗村至少是名將,無論是名副其實的名,還是名不副實的名,至少他的名氣大過你。”趙誌國說。
“我承認,這老鬼子算是日軍中能打的,但話又說回來了,他的能打是不是建立在他們是工業國,我們是農業國的基礎上,放在同等條件下,或許他還真不如我呢。”姚鵬舉自信地說。
日軍部隊是能打,但這是建立在不同國家基礎上的能打。
“或許你說的有道理,但我們也不能拋開事實不談對吧?事實就是小鬼子工業基礎確實非常雄厚!”趙誌國說。
姚鵬舉很不服氣,但他確實不能拋開當前的現實問題。
“行了,彆愣著了,該支援的支援,該待命的待命,一旦發現日軍增援的跡象,我們也要立刻增援,在戰場上他們是誘餌,但也都是我們的兵。”
趙誌國很明確的告訴所有人,哪怕是誘餌也不能讓日軍給吃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