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自古以來就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說,中央軍與八路軍速來不合,我們何不借中央軍之手,來限製趙誌國的發展?”
雙方分分合合,在合作抗日之前,打了十年。
到現在為止,哪怕是被小鬼子揍得鼻青臉腫了,中央軍老大仍舊沒有對八路軍死心。
“你的意思是我們讓出一片區域,讓中央軍的部隊駐紮進來?”
崗村很快明白了部下的意思。
中央軍不是日軍的對手,讓出地盤,也隻不過是讓中央軍暫時代管而已。
隻要日軍想收回來,隨時可以把中央軍趕出去或者是直接消滅。
而華夏人是最懂得怎麼對付華夏人的,何況雙方已經打了十年。
“周圍有中央軍,隻要跟趙誌國不合,就可以給趙誌國造成麻煩,讓趙誌國不能集中精力對付我們,其次我們部隊補充進來的新兵越來越多,可以拿著中央軍的部隊來練手,一舉兩得。”
隨著在華夏戰場打得仗越來越多,日軍新兵也越來越多。
新兵沒有戰場上經驗,遇到趙誌國的部隊幾乎就是送死,如果有一支比較弱的部隊可供他們練兵,再好不過。
“萬一中央軍不跟趙誌國鬨矛盾怎麼辦?”
崗村擔憂,一支中央軍前來,結果跟趙誌國穿一條褲子,到時候沒有分散趙誌國的精力,反而會給日軍造成不小的麻煩。
“司令官閣下,我們在中央軍中有自己人,我們可以花錢收買他們。”日軍軍官說。
這個混亂的時代從不缺乏屍位素餐,賣國求榮,認賊作父之人。
“這件事情交給你去辦,還有讓出那些地盤,你帶人去謀劃。”
崗村認為計劃可行,隻要能夠扯趙誌國的後腿兒,日軍就有重新反撲的機會。
甚至在必要之時,他們可以從中央軍的地盤借道直接繞到趙誌國防區的側翼,攻其不備。
因為合作抗日的緣故,趙誌國的部隊又不能攻打友軍防區,隻能做防禦,這就能夠牽製第一軍分區相當一部分兵力。
而且中央軍有時候可不老實,趙誌國要是在某個地方沒有設防,他們必然會趁機搶占趙誌國防區的地盤。
“連夜把你的計劃寫一份報告,我要去參謀本部,親自彙報這件事情。”
崗村覺得他有必要親自走一趟。
這一次河雲縣城失守,讓趙誌國又向東前進了一大步,崗村的位置隨時不保。
如果他把這份計劃提交上去,要想按照計劃執行,就必須要崗村本人親自操作,或許還能夠保住崗村的烏紗帽。
此計劃的誕生,竟然很快讓崗村從河雲縣城失守的悲痛中緩過來,似乎事情又迎來了轉機。
河雲縣城內,太陽落山之際,兩個士兵闖進了一座院子,發現了院子裡躺著的日軍屍體。
兩個士兵並不知道這兒是日軍聯隊的指揮部。
他們小心翼翼的來到日軍屍體前,一個士兵捅了一刺刀。
“彆捅了,血都凝固了,死了有幾個小時了。”士兵對同伴說。
“小鬼子喜歡詐屍,我可不放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