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還有很多農業國家,但也有很多國家進入了工業化。
直接學習現有的技術,會讓他們少走很多彎路。
“政委啊,人家的技術可不會白給我們呢。”趙誌國說。
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天上不會掉餡餅的,沒有免費的午餐。
想要人家的東西,很可能就要受人家約束,或者是核心技術人家不會白給。
“而且不止是技術的問題,現在就是給我們技術,我們也沒有對應的工程師,工人……”
就算給了硬件,沒有軟實力支撐,買來的技術也可能是留著積滿灰塵。
“我們防區裡還有不少年輕學生,他們是不是可以……”馬修文說。
當初第一軍分區在戰場上嶄露頭角,有不少年輕學生憑借一腔熱血,不遠萬裡,走著來到了第一軍分區的防區。
為了部隊的發展,當時有一批學生補充進了部隊。
但是大部分學生都留在了後方,負責將他們所學傳授給下一帶。
“嗯……他們確實能夠在這方麵頂大用處,”趙誌國說,“我會儘快讓薑文正想辦法的。”
第一軍分區發展的快慢,會影響到這場戰爭的進程。
“報告司令,豫北山區的消息!”
“豫北山區的消息?劉慶生?”
在趙誌國和馬修文商討在第一軍分區建設工廠的時候,豫北山區傳來了最新消息,讓趙誌國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他們是通過敵後遊擊隊把消息送到了一二九師,然後又轉送到了我們防區。”
豫北山區也知道,最近興縣和會縣的地界上並不太平,於是整個消息繞了半個地球,才送到趙誌國的司令部。
“發生什麼了?”馬修文問,“劉慶生他們怎麼樣了?發展是否順利?”
“劉慶生他們沒事兒,隻不過日軍最近活動有點頻繁,華北平原地區日軍車輛晝夜不斷。”趙誌國說。
“劉慶生他們可以啊,把眼睛都放到了平原地區去了。”劉慶生說。
“日軍在拚命的向前線增兵,後方逐漸空虛,劉慶生他們有有機可乘。”趙誌國說。
正麵部隊給日軍壓力越大,敵後的人員更容易生存。
相反,如果敵後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隻能說明,正麵的仗打得不怎麼樣。
“日軍開始增兵了?”田克誌問。
“難說,最近遊擊隊又頻繁活動,說不定是要針對遊擊隊采取行動,如果日軍對我們的遊擊隊不管不顧,隻想著向我們進攻,他們向前線運輸的路線可能都要被遊擊隊給破壞。”
正麵和敵後戰場的配合,讓日軍疲於應對。
“崗村要對遊擊隊動手?我們要不要跟總部聯絡一下?”馬修文問。
敵後遊擊隊牽製了日軍大量的精力,如果日軍對敵後遊擊隊發起大麵積的清繳,最後還得讓正麵部隊獨自應對日軍的進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