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總的眼光要是很好,他就不至於一直窩在老地方十幾年,沒什麼進步了。”參謀長說。
“第一軍分區的防區越來越大了,閻總肯定會越來越絕望。”
至於會縣和興縣兩個警備旅,相對於晉綏軍來說,隻不過兩隻擾人的跳蚤而已。
“老總,您是怕閻狗急跳牆?”參謀長問。
絕望之下是什麼?是魚死網破還是坐以待斃?
他們誰也不知道,閻總會做出怎麼樣的選擇。
如今第一軍分區的主力都集中在允沱河沿線,就算有卡車運輸兵力,也要兩天的時間才能夠把主力部隊從東部運輸到並州地區。
而且第一軍分區東部兵力若是被抽調,允沱河東岸的日軍必將反撲。
防區過大,沒有足夠的兵力防禦,也不是什麼好事兒。
“閻總我們肯定不懼他,但是閻總背後是中央軍老大,晉綏軍跟中央軍是兩個體係,但是晉綏軍想要對我們動手,中央軍必定會全力支持。”
中央軍老大恨不得其他軍閥部隊跟八路軍消耗,他們作壁上觀。
“我估計趙誌國肯定想閻總動手,自從機場讓晉綏軍駐紮之後,趙誌國日日夜夜思念機場的控製權。”
雖然第一軍分區的防區越來越大,但第一軍分區卻沒有一個軍用機場。
為了掌握飛機的各項技術,趙誌國甚至都不遺餘力地俘虜日軍飛行員,然後從各部隊挑選士兵,提前進入訓練狀態。
而且還有派往南方的學生,專門學習航空動力的知識。
這一切都是在未來做部署。
在未來,一個強大的國家必須要有強大的空軍隊伍和領先於世界水平的戰機。
“不得不承認,在某些方麵趙誌國比我們看的遠一些。”副總指揮說,“不過……趙誌國手中不是有幾萬日軍戰俘嗎?他再想修一個機場應該不成問題,沒有必要從閻總手中爭奪機場。”
“不管趙誌國需要什麼,老總,我建議我們該替趙誌國盯著晉綏軍了!”參謀長說,“哪怕為趙誌國提供情報上的支持。”
“趙誌國越來越能耐了,把我們都給調動起來了。”
“老總啊,局勢在發生變化,第一軍分區在對日軍反擊,我們不能再因循守舊,得想辦法跟上趙誌國的腳步,要不然在未來我們可能要吃虧的。”總參謀長說。
戰爭是在變化的,不適應變化的都會被淘汰掉。
人想進步,就得不斷地學習,軍隊想要進步,除了武器裝備的革新之外,還需要不斷地變革。
“你說的對,我們應該放手讓趙誌國去乾,背後的事情,我們想辦法替趙誌國處理,至少讓趙誌國打小鬼子的時候,沒有人扯他的後腿。”
總部意識到,他們可以不給趙誌國帶緊箍咒,但也不能讓彆人拖趙誌國的後退。
第一軍分區隻要能夠打開突破口,會為八路軍爭取更多的發展空間,還能夠早日結束這場戰爭。
隨著趙誌國跟日軍隔著允沱河相望,閻總的閒情也跌落到了穀底。
第一軍分區肉眼可見的越來越強大,晉綏軍早已經不是第一軍分區的對手。
哪怕是晉綏軍能夠借助外力,但閻總擔心,晉綏軍將會成為外力與趙誌國之間的肉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