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誌國要實時掌握對岸日軍的動向,兵力的調遣,部隊的擴充,武器裝備的更新,物資的調度……
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決定用兵成敗的關鍵。
而且情報必須要有及時性,趙誌國不能拿著一月前的情報打一個月之後的仗。
偵察無時無刻都在繼續,隨時會有偵察兵為了確定一個結果,而獻出自己的生命。
戰爭在燃燒一切,天空,大地,山石,空氣,甚至每個人最珍惜的生命。
然而隻有將這一切給燃燒,戰爭才能夠平息。
現在崗村手裡又冒出一支特彆行動支隊,目標編製是兩萬人,日軍乙種師團才一萬三乾人。
趙誌國不清楚崗村會從哪兒變出剩下的一萬六乾人來將這一個加強版的乙種師團給組建起來。
但崗村既然已經在張羅特彆支隊的事情,說明這支部隊恐怕已經成形,隻需要補充兵員即可。
“司令,崗村的部隊如果一支超員,他的軍餉和物資哪兒來的?還有必須的武器裝備。”
“若是崗村連這點事情都辦不好,小鬼子的天皇該讓一條狗來坐這個位置。”趙誌國說,“既然崗村敢讓部隊超員,而且再憑空變出一個兩萬人的支隊來,說明日軍高層已經默許了崗村的行為。”
“你說日軍會不會把超編的兵員補充到這個支隊?”姚鵬舉問。
“也許會,也許不會,至少……除了如此,我還沒想明白,日軍會從哪兒變出剩下的一萬六乾餘人。”趙誌國說。
“現有的三四乾人會不會是組成這支日軍部隊的骨乾?然後再補充一部分偽軍,直接由日軍發號施令?”
日軍用小鬼子的軍官和偽軍人員組成一支混合部隊,從上到下都是日軍軍官,最基層的帶領著也是日軍軍曹。
姚鵬舉分析,日軍組成如此一支部隊,可能不是為第一軍分區準備的,而是為敵後的遊擊隊準備的。
崗村現在的壓力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麵,正麵的趙誌國和敵後的遊擊隊。
跟趙誌國隔河相望,又允沱河天塹,小鬼子據險而守,崗村認為,趙誌國的部隊不會輕易過河進攻的。
但第一軍分區給允沱河的壓力已經足以牽製住崗村手中的機動兵力,敵後的遊擊隊有了很大的生存空間。
遊擊隊有生存空間了,就會發展兵力,兵力增多就需要從小鬼子手中奪取物資,以解決遊擊隊的戰鬥力問題。
敵後遊擊隊在最近一段時間裡,頻繁對日軍出手。
日軍據點,交通線多次被襲擊。
遊擊隊的逐漸強大,讓日軍的作戰物資頻頻受損。
在趙誌國還沒有對允沱河東岸發起進攻之前,崗村自然不希望遊擊隊就先把他們給拖垮了。
想要跟趙誌國正麵對抗,就得有一支部隊對遊擊隊進行圍剿。
偽軍兵力充足,但是靠不住,日軍靠得住,但是兵力又不足。
於是把兩支部隊融合,即解決了兵力不足的問題,又解決了靠不住的問題,而且混合之後的部隊戰鬥力足以用來對付遊擊隊了。
“不排除這種可能!”趙誌國說,“這樣吧,你想辦法,把消息通知到遊擊隊,讓他們提前做準備。”
遊擊隊不能跟日軍硬抗,發展速度過快,很多人連裝備都沒有,更沒有軍事訓練。
一旦麵臨日軍圍剿,大部分遊擊隊是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