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於那些確實困難一些的難題,七仙女也是會暗中幫助,甚至以某些人勤勉、真誠、心善等等理由,將原本的獎勵賜予。
一來二去,不少人從七仙女手中獲得了嘉獎,彌羅的目光也是在這個時候落下。
在彌羅的眼中,七仙女此刻做的方式,其實也是一種在占據這片土地信仰,甚至逐漸成為一地正統的行為方式。
他依靠已經被掌握的正統神職,配合就職翡翠君王後獲得的少許【命運】領域的力量,稍稍乾擾了一下未來,便是以三清氣加持自身,觀望未來。
這次觀望隻是單純地以七仙女為視角,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乾擾,隻能作為專屬於七仙女未來道路參考,不具有了解未來局勢的作用,因此消耗極小,看的卻很廣。
在彌羅看到的諸多未來之中,這七仙會因為這件事情,而得到此地的部分信仰,成為此地信奉的精魄之一。
而在彌羅看到最好的一個未來之中,此地居民會因為七仙女外出的時候雲霞翻滾,霞光陣陣,又喜歡以一些頗有難度的小遊戲考驗眾人,稱呼她們為雲霞七巧女。
並且,根據七仙女的恩賜,他們創造出不少對應的祭祀方式。
例如因為七仙女先前感悟忘憂仙的領域,衍生出植被和甘泉,這兩樣東西,都獲得了少許生機領域的影響,在短時間內具有一定治療和驅散負麵能量的作用。
因此,當地百姓便是在祭祀的時候舉行接露水、遊河水、儲七夕水、種生求子等等儀式,雖然大多數儀式的作用微乎其微,但些許治療效果,對於普通人而言已經是非常珍貴的禮物,很好地鞏固了七仙女的信仰,進而讓更多的人開始研究七仙女,試圖從中找到其他祭祀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便有人因為七仙女考驗人的小遊戲,衍生出一係列遊戲的方法,將其稱之為鬥巧,試圖帶來變化,最後不想諸多鬥巧的遊戲都沒有發揮作用,反而是當地衍生出一套名為鬥巧的遊戲方式,看得彌羅頗為好笑。
最後,七仙女恩賜的東西大多是她們以雲氣編製的布料,又被一部分極端崇拜七仙女紡織技巧的人們尊為司掌紡織的精魄半神。在他們看來,既然祭祀七仙女的儀式那能夠發揮作用,代表著七仙女本身是神性精魄,多年祭祀後必然是半神一流。
而在彌羅看到的未來之中,這番言論出現的時候,依舊偏向於專精於雲霧氣象之道的七仙女也確實是向著半神轉化。
‘但這樣的速度還是慢了一點啊。’
彌羅觀察七仙女最好未來後,默默計算一下她們徹底成為半神的時間,對比一下如今受龍之土的局勢,暗暗搖頭,表示七仙女如今在這片區域內留下的痕跡還是太淺薄,想要形成信仰還是太麻煩,他需要加快一點節奏,推進一下進度。
彌羅腦中靈光飛舞,很快就想到了昔日函夏當中的七曜節,那個節日原本函夏官方祭祀太陽、太陰、重華、太白、伺辰、熒惑、地侯七大星辰的節日。
隻是七曜高渺,凡人祭祀甚少降下神跡,最終被源自於太虛幻境的七夕取代。
而當時作為函夏同七夕神話類似的織雲神女也是順勢在雲霞權柄之外,擴張了紡織和庇護兩項權柄,甚至在不少地方視作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稱呼上也是多了巧娘娘、七娘、七姐等。
如今,七仙女的變化,同那織雲神女也是有些類似。
彌羅回憶了一下昔日這位神女成道之後的舉動。
‘我記得這位織雲神女在晉升四品時候,許下大願,每年七巧節這一天都會往來九天,采集七曜光輝,散入人間,供人乞巧。當日隻要有人完成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蘭夜鬥巧等等乞巧的小儀式,便可以將自己的願力化作一根根絲線散落在天上,甚至順著冥冥之中的聯係,向著對應的仙神靠近。’
‘隻要仙神收走絲線,或是賜予祥瑞之氣,或是賜予解決之法,也是因此那個原本單純向神女祈巧的節日,變得更加浩大,直接成為函夏比較隆重的幾個節日之一,七仙女倒也可以嘗試著複製這條道路,至於那絲線,日後倒是可以和彌羅寶卷進行一定的綁定,讓加持名字之人也能夠看到類似的氣息……’
彌羅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七仙女,七人思索片刻,便點頭答應,並且在隨後的考驗之中,開始有意識的展現自己以雲霞編製綢緞的能力,還在考驗之中增加了許多更貼合女性的手段,在消減部分居民成為信眾可能的同時,也是在鞏固另一部分居民的好感,為日後轉化為信眾打下基礎。
彌羅看著這一幕,將其具現給阿泉幾人觀摩,對著忘憂仙道:“想來要不了多久,七仙女的存在,便會備受龍之土的一些巫覡和道士知道,到時候便需要你在另一邊紮根,構建勢力,作為耳目,以防萬一。”
忘憂仙躬身表示自己清楚後,彌羅便是將其這點意識送回,斷去二者先前聯係的痕跡,防止外人以某些秘術探查到彌羅和忘憂仙的聯係。
而後幾日的變化,也正如彌羅猜測的那樣,冊封彌羅翡翠平原之主和阿泉受龍之土北地江河水係之主,行雲布雨之神旨意讓不少人暗暗皺眉,同時仔細打量起了彌羅和阿泉。
畢竟巨戈平原也是在北地,嚴格意義上來講,巨戈平原內的水係也應該歸屬於阿泉管理,但白鹿等精魄半神更清楚,整個河係的核心之一,其實是彌羅構建的龍脈,而龍脈的權限應該在彌羅的手中,如此一來雙方的主次必然要有所劃分,不是阿泉放棄巨戈平原水係就能夠解決的事情。
所有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人們,此刻看向彌羅和阿泉,本質上是好奇二者的關係,想要知道二者的聯係緊密到什麼程度。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