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羅搖頭拒絕,楊玉也不強求,繼續拉著他在街上走著。
放眼望去,街道兩邊掛上了大紅燈籠,街邊的水渠和溪水之中也固定著一盞盞蓮花燈,這些蓮花燈一是起到照明作用,防止有人往裡傾倒垃圾;另一方麵也是提醒往來遊人,小心注意,不要跌入其中。
除去這些裝飾之外,一路走來,彌羅還看到了不少萬民堂的改造食物。
這些東西大多是各地的特色小吃,所用材料或許沒有錯,但因為手法和地域喜好問題,變得千奇百怪。
很多食物,彌羅都不大吃得慣,可楊玉卻顯得很開心,好幾次還故意讓彌羅嘗一嘗,詢問他的感覺,以及建議?
對此,彌羅也隻是照常回答,二者慢慢的走到了六安縣中間的廣場,這裡大多是一些雜耍、賣藝的人。
函夏的雜耍同彌羅前世有些類似,但內裡蘊含的東西,卻大不一樣。
他們大多有武藝在身,或者精通一兩門術法。
隻是前者或是取巧,或是有所缺陷,不能長久維持,不擅戰鬥殺伐。
後者則或無完整傳承,或無吐納之法。
他們雖然都隻是一些混口飯吃的人,可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兩門獨門秘術,並不好對付。
因此,他們大多也是護帝司和咒法院最關注的對象之一。
楊玉直接略過人群中護帝司和咒法院的成員,隻是盯著那些雜耍的人看。
她指著其中一個表演吞火的人,道:“這家夥的手法,倒是有些類似於我們廚道的一些秘法。”
彌羅順著她的手指看去,就見到一個壯碩青年,站在火盆前,伸手從中取出一塊燒的通紅的木炭,放在口中大口咀嚼,而後對著半空輕輕一吹。
一道火氣裹著雲煙蒸騰,化作一條遊龍在空中飛舞,其龍鱗抖動,點點火星落下,化作一朵朵盛開的蓮花,在半空中緩緩綻放。
“好幻術!”
彌羅眼睛微微眯起,目光不由看向角落一個吹嗩呐的老先生。
這位老先生的嗩呐聲吹得非常有趣,不似衰樂,不似喜樂,其聲微不可聞,好像是拿著嗩呐裝樣子。
可就是因為他的嗩呐聲,這裡的表演才更加引人注意。
就像那吞吐木炭火焰的青年,以及其邊上把玩一把把小劍的少年。
那少年不過是十三四歲模樣,卻在把玩著七八把手臂長短的短劍,上下騰飛,絲毫不畏懼。
邊上的人看的又是驚呼,又是害怕。
可在彌羅眼中,那少年把玩的卻是七八根細長的木棍,他依靠體內的微薄的真氣,做出類似於操控飛劍的手段而已,實際上的手法,更接近於暗器。
得到彌羅的指點的楊玉也是反應過來,看向角落的老者,詫異道:“百戲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