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他裝高冷,而是確實在忙。
“披風”pp的低能運轉,愈發襯托出某人做事高效。
羅南說的就是文慧蘭。
昨天傍晚通話、安排工作,今天中午頭剛過,文慧蘭已經推進了有關事項,找到了一批實驗誌願者——以那些人的精神狀態,“誌願”這詞兒有可能要打引號,但文慧蘭在程序上已經做到無懈可擊,而對這些誌願者來說,人生也不可能更糟糕了。
唯一的問題可能就是,這些誌願者的位置有些分散。
不隻是羅南去過的仁和康複中心,還有其他地方——這個“其他地方”已經跨了城市,有湖城、有淮城,也有安城、金城等等。
很顯然,雖然上次仁和康複中心的事情已經過去,文慧蘭一直沒有停止對相關類型人員的追蹤記錄,而且也不限於湖城,這才能在最短時間內,篩選出足夠的手續齊全的誌願者。
目前總共有十五位,後續還會繼續增加。
不管怎樣,羅南的一期實驗肯定是夠用了。
好吧,這其實就是他為“披風”pp拉過來的新會員。
“披風”pp的“有所悟”板塊,進入要求是“引導群體建構加入”。
也就是要說,要讓更接近於正常狀態的“庇護所”集體構型,與之交互。
羅南確實有很多選擇,隨隨便便都能拉出一個隊伍去體驗。可麵對“披風”pp、真理天平(往生神器),還有已經幾乎觸手可及的“夢神孽”的陰影,他不得不謹慎以對。
單隻是他本人,勉強還能說有把握扛得住“披風”pp裡麵有可能隱藏的陷阱,但再帶上其他人,分心照顧之下,就真不好說了。
思來想去,還是先找一些比較聽話好控製、受到影響也不會產生特彆糟糕後果的對象,進行相關的試驗比較好。
羅南很抱歉,他想到了那些因為抹除、置換記憶,患有重度認知和記憶障礙,在精神康複中心裡掙紮著度過餘生的可憐人。
從最理性的角度來看,這些人都曾在深藍世界長期工作生活,也有可能受到“靈魂教團”的影響。就算相關的記憶被抹除,形神框架中的印記,卻不那麼容易消失,引導得當的話,說不定會有一些蛛絲馬跡露出來。
就算沒有,正如之前所說,他們的狀況也不會更糟糕了。
反倒是能夠試驗成功,不遭遇超乎意料的陷阱,在“庇護所”集體構形的反饋下,有相當概率能激發一些康複的契機。
羅南沒有耽擱猶豫,確認了十五位實驗誌願者家屬或監護人的簽名文件無誤後,又查看了他們各自的身體和精神狀態。
有“磁光雲母版靈魂披風”就是這麼任性,哪怕十五位實驗誌願者散落分布在東亞區域四個大都市中,卻完全不需要搞什麼運輸、聚合,直接通過他在“內地球”無處不在的感知觸手,鎖定相關人員,並開始引導他們已經脆弱破碎的認知,繪製“庇護所”的觀想圖形。
隻需要前置一個“深度催眠”。(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