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發丘天官_摳神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摳神 >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發丘天官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發丘天官(1 / 2)

第二天一早,張姨給程煜和杜小雨準備了早飯,杜小雨很想再問問張姨家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但程煜攔住了她。

“一會兒你再跟你媽說一聲,讓她不要問張姨,這事兒我已經讓老薛家裡的李叔去查了,張姨不肯說,肯定是有她的難處,你越逼她,她就越亂。有時候,關心的過分了,也是一種騷擾。”

杜小雨無奈,隻得強忍著心中的擔憂,但還是按照程煜的話,給魏嵐打了電話,叮囑她千萬不要去追問張姨任何。

原本以為總歸是需要幾天時間的,但沒想到,僅僅是到了晚上,李叔那邊就來消息了。

依舊是一個電話打了過來,李叔告訴程煜,情況已經查清楚了,也是湊巧,那個村子裡的情況,本就在李叔的情報掌握之中,所以很快就厘清了緣由。

而更具體的,李叔發了一份資料給程煜,是整理好之後,直接派人送往吳東的。

李叔說:“具體情況你看了就知道,如果沒什麼變化,我明天就可以安排人去處理。如果你改主意不需要我處理,就告知我一聲,需要的話,就不要再多說了。”

程煜趕忙道謝:“謝謝李叔,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了結果。”

“事情不複雜,也正好就在我原本的關注之下,我派去吳東的人,十五分鐘之前已經下了高鐵,很快會跟你聯係。”

依舊是沒等程煜回應,已經說完了的李叔直接掛了電話。

程煜沒把這件事告訴杜小雨,因為李叔的話讓他生出了幾分警惕之心。

李叔說張姨家裡的事情本就在他的關注之下,而李叔會持續關注些什麼,毫無疑問不是正路上的事,多多少少都會跟偏門扯上點關係,如非必要,程煜並不願意杜小雨一家牽扯過深。

十幾分鐘之後,程煜接到一條短信,短信號碼顯然是加過密的,又或者是用電腦的某種軟件發的,是一串並不成為電話號碼的號碼。

短信裡說資料被放在吳東院子附近的一個豐巢櫃子裡,附上了一個取件碼,讓程煜自行取閱。

對於李叔知道自己住在吳東院子這件事,程煜並不感到意外,如果連這都調查不出來,那麼李叔的本事也不過了了了。

哪怕程煜跟李叔已經打過交道,可他派出來的人,也依舊在避免跟程煜直接碰麵,而采取了這種更為穩妥的方式。

杜小雨在客廳裡百無聊賴的看著電視,程煜跟她說了一聲,表示自己今晚去倉庫那邊,不回來了,讓她一會兒自己睡覺。

杜小雨也不虞有他,點點頭答應下來。

程煜出門找到豐巢櫃,輸入取件碼取出了裡邊擺放的一個牛皮紙的文件袋,裡邊的資料應該不多,捏在手裡隻有薄薄的幾張紙的樣子。

回去取了車,半小時之後,程煜抵達了江邊的倉庫。

給自己倒了杯威士忌,半躺在沙發上,程煜打開了那個牛皮紙的文件袋,從裡邊取出幾張A4紙,紙上是打印的內容。

簡單數了數,一共五張,密密麻麻,由於沒有圖片的緣故,內容其實頗為可觀了。

喝了口酒,程煜開始閱讀那幾張A4紙。

張姨的丈夫,姓姚,登記在戶口上的籍貫就是他的居住地,那是一個叫做姚家窪的村子,這幾年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他們村也將麵臨拆遷安置的問題,不過還沒輪到他們,政府規劃大約是在五年內啟動。

姚家窪,顧名思義,村子裡絕大多數都姓姚,雖然登記的籍貫都是本地,但根據村子裡的姚姓老人說,他們祖上是安徽亳州的,曾是曹操的近衛。

看到這句話,程煜頓時心裡一緊,曹操的近衛?如果沒記錯的話,曹操本人就是安徽亳州的,他的近衛是他的同鄉,從這一點上來說,這種說法倒是有幾分可信度。

最關鍵的,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距今已經快兩千年了,而且又不是曹操的後代,僅僅隻是曹操的一個近衛的後代,還如此偏執要聲明,似乎顯得有些奇怪。

這不免就讓程煜想到了一本,雖說這本最為流行的時候他還在美國,可依舊聽聞了這本的大名,那就是《鬼吹燈》。

這本書裡,提到一個職業,叫做摸金校尉,說白了就是盜墓者。根據古籍記載,曹操為了籌集軍餉,設立發丘中郎將以及摸金校尉等軍職,專門盜墓,用來貼補軍餉。

在書裡,盜墓者分為四種門派,發丘和摸金是曹操設立的,占了兩個位置,另外兩個是民間的盜墓者,一個叫搬山,一個叫卸嶺。

曆史上到底是不是真有這樣的門派,程煜也不甚了了,他對這些興趣也不大,現在也沒什麼興趣去一探究竟。

但是,這個村子裡的人堅持說自己是曹操近衛的後代,而且張姨的反應又比較奇怪,顯然是礙於某些障礙,即便是家裡人遇到了麻煩也不能對外聲張,這就不得不讓程煜聯想到這盜墓的四大門派了。

如果真如程煜所想,那麼張姨的丈夫那個村子裡的人,要麼是發丘要麼是摸金,因為這兩種軍職之下,恐怕有很多都是從曹操的近衛裡遴選出來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停止了猜測,程煜接著往下看。

……

姚家窪的姚姓成年男子,很少有出去務工的,雖然當地也不算貧窮,但畢竟也不富裕,像是這種已經沒有足夠的土地可以用於耕種的村子,現在大多數十室九空,剩下的也都是老人和孩子,成年人基本都在外邊務工討生活為主。

但這個村子,卻似乎很重視傳統觀念,說什麼父母在不遠遊,是以不允許年輕男子出外務工,倒是女孩子隨她們自己的便,願意出去也行,留在村裡也可以。

對於擁有這種舊觀念的村子,當地政府其實是有些頭疼的,村子裡那麼多在他們眼裡就是遊手好閒的青壯年男子,雖然談不上是什麼隱患,但總歸是他們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是以鄉裡也多次勸說村裡的年輕人出外務工,哪怕去縣城裡乾點什麼都好,但村民們卻格外的堅持,也格外的團結,表示他們不給政府添亂,也希望政府不要乾涉他們的自由。

最終,鄉裡還是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們在鄉裡辦了個社辦工廠,將廠址就設在了姚家窪很近的地方,總算是說服了村裡的年輕勞力,進入到工廠裡工作。十多二十年下來,倒是相安無事。

可是那個工廠並不設在姚家窪,而是在隔壁的村子,距離很近,但那個村子由於修路的原因,已經先一步拆遷安置了,那個社辦工廠自然也就被縣裡統一規劃,搬去了縣城周圍。

姚家窪的年輕勞力紛紛辭職,又回到了村裡,再度遊手好閒起來,這讓鄉裡著實又開始頭疼,尤其是再有幾年這個村也要進行拆遷安置工作,雖說已經提前跟姚家窪的村民打了招呼,他們也紛紛表示拆遷沒問題,但他們所有的村民必須住在一起。這倒是也不難解決,畢竟拆遷安置房本就在一個小區裡,大不了直接給這些姚家窪的村民弄個兩棟樓,確保他們的姻親都能住在一起就是了。可村裡的年輕勞力,終究還是個令人苦惱的問題。


最新小说: 滄安錄 萬界從港片開始 文娛:1990 有帝族背景還開掛,我無敵了! 末日求生,寶媽乾架超厲害 誰說我是靠女人升官的? 我叔宋太宗 超弦星空 星辰為引:靈魂歸渡 校園文惡女覺醒後成萬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