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沒有名字的魚。
要不要給她也取個名字
心底剛湧起這個念頭,轉瞬間,雲溪就壓了下去。
她可以給這裡任意一顆花草樹木取
名,乃至溶洞的入口,她也能取個“鱷魚嘴”這樣的名字,但她抗拒給這條人魚取名。
好像替人魚命名後,兩人就建立起了一種羈絆。
想看天在水寫的流落荒島被美人魚撿回家後第12章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這段經曆太過特殊,餘生她都難以忘記,如果再給人魚取名,那麼,回到文明社會後,她會牢牢記住人魚的名字。
她並不想記住。
偶然交集的兩個生命,互相陪伴一些日子,不需要記住彼此。
雲溪在沙灘上,寫下“人魚”兩個字,告訴麵前半人半魚的少女“你的種族,在我們那裡,稱之為人魚。”
她本想寫“鮫人”。
鮫人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裡的種族,麵前的半人半魚的少女,性情溫柔,天真懵懂,更貼近古人對鮫人的描述。
西方故事裡的人魚,要麼是魅惑吃人的海妖,要麼是變成泡沫的小公主。
前者形象不貼,後者結局不夠圓滿,雲溪潛意識裡,希望人魚健健康康、無憂無慮地在這裡生活下去。
可“鮫”字筆畫太多,不容易被記憶,雲溪隻寫“人魚”二字。
她一麵寫,一麵和人魚講述輪船上聽到的、古今中外關於人魚的故事。
長時間不開口說話,語言能力會退化,就像舌頭打了結一樣,屆時說出口的,隻能是一些零碎的詞彙。
曾有一個新聞報道,男子犯罪後裝聾作啞十多年,落網後,當著無法再開口說話,成了名副其實的啞巴。
雲溪一麵教人魚說“人”和“雲溪”兩個詞,一麵也是為了自己多開口說些話,以免語言能力退化。
教了一段時間後,她猛然意識到,她不希望自己記住人魚,但若她真教會了人魚說“人”和“雲溪”,那麼人魚或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難以忘記她。
如果那時她已離開了荒島,回到了文明社會,那麼人魚將再也見不到她。
見不到她,卻記住了她,這是一件很殘忍的事。
於是,她放棄教人魚說這兩個詞彙,轉而開始教一些“花”、“魚”、“樹”、“水”等有現實參照物的字眼。
她想,她還記幼兒園老師教過的兒歌,卻不記得幼兒園老師的名字和長相。
同理,人魚若是學會了說這些簡單的字眼,就算她離開了人魚,過個十年二十年,人魚還是會記得這些事物的發音,但卻不會記得她。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