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世界之龍!
15世紀至16世紀之間的一百年間,這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伴隨著拜占庭帝國的毀滅,大量的希臘難民前往中歐、西歐避難,它們帶來了大量的古羅馬、古希臘著作,這些古代賢哲的著作令當時的歐洲人為之詫異,長久困縛於宗教當中的它們,竟不知古代還存在過一個如此偉大的時代。
新的建築、新的藝術、新的學問、新的製度……
古代的智慧在意大利被重新挖掘出來,意大利的學者們不斷的討論著那些聞所未聞的先哲智慧。然後,伴隨著如達芬奇之類學者的腳步,這些新的思想不斷在歐洲各地擴散開,威尼斯、米蘭、奧地利、布拉格、盧森堡、漢堡、巴黎、倫敦……越來越多的人群開始接觸到這些知識,最終,新的思想醞釀出了一個全新的事物……
新的宗教。
……
“義人必因信而永生……”
1517年9月21日,德國維滕堡的教堂內,一個接近40歲的中年人正在麵對著麵前的信眾耐心的解釋著聖經上的話,眾多的信眾都聽的很認真,但也有些並不是很專注,左顧右盼的。而中年人雖然看見了,但也沒有動怒,凡人總是不耐於聖言,這也是常理。
而當布道和聖餐結束之後,按照當地的習慣便是懺悔的時間。按照習慣,中年主教要在密室當中聽從信徒的告解,信徒平常所不能說的罪行都可一一向神父傾訴,而神父縱然知曉亦不能告訴他人,因為信徒在訴說自己的罪行的時候便已經是懺悔了,神已寬恕了它,神父不可以再降罪於一個被神所寬恕的信徒身上。
一如往常的告解一般,其中充斥了許許多多足可令常人瞠目結舌的罪孽,通奸、亂倫、偷盜、搶劫、強奸、殺人……罪行有大有小,信徒或是徘徊不安,涕泗橫流,或是茫然無措,不知如何是好,而聽著這許許多多的罪行,神父也隻能是在歎息的同時勸慰著它們。
告解一步步的進行著,而當一個人來向神父懺悔之時,並向神父詢問自己是否能夠上天堂,神父寬慰的說道,隻要他悔改罪行便可以得到贖罪,然而……
“神父啊,可是我買了贖罪劵啊。”
睜大眼睛的信徒,向神父說道,中年神父一時語塞。
贖罪劵,就在今年年初,教皇以修繕聖彼得大教堂為由諭令出售“贖罪劵”,隻要願意購買贖罪劵的人,無論罪行大小多寡都能夠儘快的脫離地獄,進入天堂當中。
“錢幣落入錢櫃底響叮當,靈魂瞬間脫離煉獄升天堂。”
出售贖罪劵的教士更是如此大肆宣傳,出於對於地獄的恐懼,許許多多的信眾都購買了贖罪劵,這件事神父當然也知道。
教會是神與信徒之間的中保,教皇掌握有對於教義的解釋權,既然是教皇說的,自然也就是上帝所說的,縱然不少教士都感到不滿,也隻能是認可。
聽著信眾的話,中年神父漲紅了臉,竟不知該說什麼。
……
夜深,神父卻仍然在想著白天的事。
這樣的事情已經是不止一次發生了,每次的懺悔,都或多或少會有這樣拿出贖罪劵的信眾出現,他無法否認贖罪劵,因為這是教會的意思,但他也無法認可贖罪劵,這完全背離了聖經的意思。
“我應該怎麼做……”
躺在床上,神父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半個月之後,他又通過自己的渠道得到了一個消息,美因茨的樞機主教阿爾布雷希特·馮·勃蘭登堡大肆出售贖罪劵,這位主教為了登上樞機主教的位置花費了大量的資金以賄選,因而債台高築,此刻急需資金來償還。
這件事本身在教會當中反而是屢見不鮮,因為就連教宗都公開擁有情婦和私生子,為自己的私生子想方設法的在教會內尋找職位,主教和修女們之間縱情聲樂也是不公開的秘密,整個教會已然腐爛透頂,賄選反而不足為奇,但真正值得驚訝的則是……
這是來自教宗本人的秘諭……
當聽到那個消息的時候,神父沉默了許久,隻是無力的揮手示意信使離開。
那一夜,神父失眠了。
床榻旁的書架上,是諸多的希臘羅馬著作,教會所明令禁止的“異端邪說”,但是無論如何禁止,學者們總是能夠找到各種各樣的辦法保留下它們,神父也不例外。
良久之後,神父從床上坐起,沉默的穿上修士袍,莊重的戴上十字架,然後走向教堂,他想要尋找一個答案……
空蕩蕩的教堂內,穹頂之上繪滿了聖經當中的經典故事,但那眾多的故事卻無一能夠解釋神父心中的困惑。
這幾年來,他閱讀了許多的希臘著作,學會了古希臘文字,飽受古希臘古羅馬的哲人們的熏陶。正如他無聲改變的簽名,從der改為了ther,小小的差異其中的區彆卻異常巨大,ther源自古希臘文,意為“被解放的人”、“自由的人”,其中的不滿與抗爭可見一斑。
仰起頭,望著穹頂上那許許多多的經典故事,神父心中的迷茫與徘徊越盛。
“我該怎麼做……”
口中雖然迷茫,但心底卻有一束靈光執著的閃耀著,那是他明白卻不敢明白的答案,因為那個答案太過沉重,沉重的讓他恐懼、無法承受,但是,在他的心中仿佛燃燒著一團火焰,無名的憤怒促使著他試圖做些什麼,至少也應該寫下點什麼。
拳頭緊握,良久之後緩緩鬆開,片刻之後再握緊,再猶豫的鬆開……
最終,他拿起筆,試圖寫下什麼,但是,平常普通無比的動作卻變的無比沉重,那支筆足有千鈞之重,重的讓他幾乎握不住。
“呼……”
不知不覺間,他的呼吸開始變得急促,大口大口的喘息著,明明正值涼秋,他的額上卻莫名多出了一層細密的汗漬,手在不住的顫抖。
聖彼得、聖巴西略、聖高爾乃略、聖盎博羅削、聖安德肋、聖巴爾多祿茂、聖方濟各、聖額我略一世、聖若望、聖熱羅尼莫……以及查士丁、克萊門、奧裡根、安布羅斯、奧古斯丁、格雷高裡、托馬斯·阿奎那……壓在那個答案之下的,是曆代聲名赫赫的聖人們與神學者們。
此刻,那諸多的聖人與學者仿佛都一同浮現在他眼前,他所要麵對的並不是一支筆,而是從古至今的無數聖人與學者、眾多他所敬仰的前人。
那昔日或和藹或嚴肅的聖人們、學者們,此刻目光卻仿佛變得無比銳利,一如一支支鋒利的劍,令他不由得試圖躲閃。
“你在乾什麼!快停下!這是褻瀆!”
聖人們憤怒的嗬斥著。
咬緊下唇,渾不覺已然咬出了血,攥緊手中的筆,明明隨時都能落下卻遲遲不敢落下。
“為何要有贖罪劵?”
心中,仿佛有一個迷茫的聲音響起。
“教會是神的代言人,教宗是神在地上的使徒,你不可妄斷神意。”
聖人們如是回答道,不,不是聖人們在回答他,而是他的心在告訴他,但是,另一個聲音卻在告訴他。
“教會已經腐朽了,它需要改變。”
那兩個聲音撕扯著他,幾乎要將他生生撕開,他則在其中痛苦的哀嚎慘叫。兩個之中必然有一個錯了,那麼究竟是誰錯了?是教會?還是自己?
恍惚之間,他仿佛再一次看見了那個信眾,那個向他懺悔,卻睜大眼看著他的信眾。
“神父啊,可是我買了贖罪劵啊……”
這是我所看見的教會嗎?教會真的是對的嗎?教會真的沒有錯過嗎?
售賣神職的教會、家財萬貫的教會、大腹便便的教會、嫌貧愛富的教會、出售贖罪劵的教會、與貴婦人私通的教會、和修女縱情淫樂的教會、爭奪世俗權利的教會、教宗擁有私生子的教會、唆使信徒反叛國王的教會、用動物骨頭冒充聖人遺骨的教會……
這真的是我所看的教會嗎?
良久之後,不知不覺間手中的筆不再沉重,隨之落下,這一次,心中再無一絲徘徊。
……
幾天後,1517年10月31日,萬聖節前夕,德國維滕堡內的教堂。
天剛亮,按照慣例掃灑的人便來了,這是一個並不重的工作,給教會就能夠獲得一定的減免,是個被人羨慕的活。
但是,就在他準備打掃的時候,卻看見教堂的大門上貼著一張長長的告示,他有些迷惑,不識字的年輕人並不認識上麵寫的是什麼,隨即便去找城堡內的學者。學者來了之後,他先是仔細的看著上麵寫的字,讀懂之後愣了一下,然後不由的倒退了幾步,險些跌倒在地上,臉上露出了驚恐和慌張的表情。
“九十五條論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