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英雄傳!
儘管後世會有很多人覺得羅馬帝國偉大而富庶。實際倒也不能算錯。
但能分享這份富庶的,始終隻有占少數的“公民”。
最初的基督徒來自什麼樣的人呢?
羅馬最貧賤的人。
居住在城市裡的、各行各業破產的自由民,或者剛剛被釋的奴隸。來自各個大莊園的奴隸、田野間日益陷入債務奴役的小農。
對所有這些人說來,絕對不存在任何共同的求得解放的道路。對所有這些人說來,天堂已經一去不複返;破產的自由人的天堂是他們先人曾在其中作自由公民的過去那種既是城市、又是國家的城邦;戰俘奴隸的天堂是被俘和成為奴隸以前的自由時代;小農的天堂是已經被消滅的氏族製度和土地公有製。
於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出路隻能是在宗教領域內。
神學家於苦悶的現世之中,打開了一條通往夢的縫隙。
另一個世界打開了。肉體死後靈魂繼續存在,就漸漸成為羅馬世界各地公認的信條。死後的靈魂將為其生前的行為受到某種報償或懲罰這一信念,也越來越為大家所接受。但報償是相當靠不住的;古代世界具有強烈的自發唯物主義,它把人世生活看得比冥土生活寶貴得多;希臘人把死後的永生還看成是一種不幸。
“死後的結算”相對於原始的“公正世界”來說,簡直就是壓倒性的強大。在精神領域,它有著核武器一般的劃時代意義——通俗來講,它就是精神原子彈。
“死亡”不再單純,也不再是終點。於是,人類終於可以稍微戰勝一點點對死的恐懼,稍微獲得一點點畏懼。
這種無法被人力證明或者證偽的機製,成為了“公正”的補丁。
在想象的世界之中,可靠的第三方監督者出現了。
於是,在塵世中的人們——那些一無所有的人們,找到了他們可以愛的對象,也獲得了彆人的愛。
神為這份愛作保。
“愛鄰人”的教義,“憐憫者為鄰人”的注釋,將一無所有的人們團結了起來。
而對於崇拜萬神的帝國人來說,信仰一神的教派,等價於“無神論”。這是一種罪過。
帝國的惡意,卻並未摧毀底層人民彼此的愛護。
……
——愛?
——愛?
尤基由衷地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書本。
什麼是“愛”?他真的認識這個字眼嗎?
六龍教可能是依靠“愛”來團結在一起的嗎?
那些六龍教教徒……真的愛著彼此……愛著彼此……
尤基忽然又想起了博爾術。博爾術很痛苦,因為他知道來自綠林的愛是真心的。技術的力量也在他意識中植入了對綠林同胞的愛,根深蒂固。
某種意義上,綠林也是依靠“愛”而凝聚在一起的。
可“愛”不應該是……
——冷靜,冷靜……
尤基如此告誡自己
“愛不是答案”——這是向山曾反複對他說過的話。在博爾術死後,向山曾專門教育過尤基。
“人不能缺少愛,但是愛不可能成為拯救世界的東西。”向山將一塊博爾術外裝甲的殘片,放到胡醫生診所裡那個陌生女孩的枕頭邊時,是這麼對尤基說的。
愛是手段的一部分,卻不能是全部的手段。
愛應當被包含在目的之中,卻不能是全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