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無敵城!
聽了世子李宏所言,東唐相國盧蒙微微皺眉
“老臣記得,他名字是叫做慕容亭?”
李宏頷首“盧相不妨留心此人。”
盧蒙看向李宏“既然如此,殿下何不同此人談談?”
暗閣直接聽命於唐王李玄心,盧蒙當然不是建議世子李宏拉攏那個暗閣真正的核心人物。
但至少,跟對方緩和一下關係,不要一直跟李宏作對。
雖然,暗閣與世子府的對立,某種程度上是唐王一手造就,但其中的分寸把握,始終還是在暗閣主事者手裡。
不要求對方表示善意,至少彆暗中挖坑。
暗閣早早就折了顧河川這個第七境的高手,結果卻秘而不宣,沒有報給世子李宏知道。
甚至還反過來利用李宏安插在暗閣的眼線,給李宏傳假消息,說長安沒有高手,隻是靠毒霧迷陣才解決大隊唐軍攻城。
明溪先生程靜遠等人陷在長安,很大程度是因為這個問題,導致他們輕敵大意,以為幾位第七境修行者聯手就能拿下長安,結果全軍覆沒,一個都沒能回來。
雖然事後證明,長安實力還是比預想中更強。
但當初暗閣給世子這邊挖坑,卻也是實實在在的。
“小小接觸了一下,但沒敢有大動作。”
李宏言道“畢竟,要顧慮父王的想法。”
盧蒙輕輕點頭“殿下老成持重,未嘗不好,隻是牧平郡王近來越發咄咄逼人,而且與暗閣越走越近。”
李宏神情凝重了一些“我明白。”
牧平郡王李宜,乃唐王李玄心第二子,勇武過人,素來覬覦李宏的世子之位。
他去年突破,達到武道第八境鬼雄的境界,與李宏平齊,態度更加囂張跋扈,常跟李宏衝突。
暗閣閣主高宇,向來和世子李宏針鋒相對,近年來,更是跟牧平郡王李宜交情親密起來,成為世子李宏心腹大患。
唐王忌諱世子與暗閣和解,但對李宜的動作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叫世子李宏心頭愈發沉重。
而先前攻打長安,反賠上向來支持他的四弟李宕,雙方聲勢更是此消彼長。
“盧相放心,我會留神。”
李宏平心靜氣說道“父王有令,開始著手剪除長安羽翼奧援,相較大河龍門,亭山書院更弱一籌,就放在最先吧。”
盧蒙微微一笑“亭山向有反意,不睦君恩,隻是王上寬宏,愛惜斯文,才留下他們。
如今他們得寸進尺,反跟長安走在一起,令斯文掃地,是自取滅亡之道。
此地,便交給老臣吧。”
“辛苦盧相親自出馬,有您在,那定然馬到功成。”李宏言道“周圍兵馬,儘聽候您調遣。”
“謝殿下。”盧蒙行了一禮後,便即著手安排,當日就離開王都陸陽。
隨著他動身前往亭山,其門下鬆江書院,亦有儒家修行者接到通知出發。
而亭山周圍唐軍,同樣開始調動。
盧蒙抵達亭山腳下,望著麵前山峰,微微一笑。
亭山書院上任院長,便是為東唐所殺。
沒有斬草除根,是因為唐王李玄心想要降服分化此地讀書人為己用。
不過亭山書院這些年來,仍少有學生入朝為官,大多在此閉門讀書。
對鬆陽書院和盧蒙來說,這自然最好。
看來,唐王這次終於失去耐心。
盧蒙向身旁唐軍將領吩咐道“王上有命,亭山書院勾結長安亂黨謀反,法不容赦,即刻關停,書院內所有人一律拿下,抵抗者,斬。”
“謹遵王命。”將領應聲,然後舉起手臂,向前一揮。
圍山大家,即刻開始進攻。
盧蒙和身邊鬆陽書院一眾儒家修行者,都注視眼前青山。
亭山書院的修行者抵抗,他們就會親自出手,助大軍鎮壓。
此刻山上,一間古樸書院內,書院山長李誌斌,向所有學生,一揖到底
“李某為一己私利,連累整個書院,愧對大家,一死難辭其咎。
大家有願投奔東唐者,這就去吧,莫因李某丟了性命。”
一眾學生連忙上前,攙扶起李誌斌“先生快彆這麼說,我輩讀書人,威武不能屈,豈可因為山下刀弩,就卑躬屈膝?”
“是啊,先生,李兄跟我們一起讀書十幾年,是您的兒子,也是我們的同窗,他能得救,我們都隻會高興。”
“東唐暴虐,先生豈可歸責於自身?”
一眾學生七嘴八舌。
李俊在一旁又是感激,又是慚愧。
旁邊一個老者,將李誌斌父子都扶起來“要屈服於唐軍刀槍,如鬆陽盧蒙等人一樣奴顏事主,早些年我們就都屈服了,老師何必枉死?”
李誌斌搖頭歎息“若非我和俊兒的事,大家至少還可在山裡讀幾年書。”
老者正是亭山書院現任院長萬荔。
他拍了拍李誌斌肩膀“讀書,在哪裡都可以,我等又不是要在這裡坐以待斃。”
他轉頭衝大家說道“東唐不仁,我們隻好離開亭山,突圍出去,到彆處讀書,大家以為呢?”
“好!”眾人齊聲高呼。
更有人喊道“李先生和李兄都說長安不錯,我們索性就去那裡。”
不過也有人猶豫“東唐給我們安的罪名就是勾結長安,可我們本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