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當他接觸到張東雲雙目,想說的幾句硬話到了嘴邊,卻吐不出來。
“承讓。”
張東雲點點頭,然後帶著烏雲先生的投影,騰空離開。
回到大明宮內,張東雲活動了一下脖頸四肢。
唐王次子李宜在東唐行事囂張,並非毫無底氣,也非仰仗唐王之勢。
王室李家的刑天戰氣、四方戈、戰王拳,他都有不俗造詣。
同為第八境的武道修行者,不管是俘虜裡的鏡月樓樓主燕昔時、鄭家家主鄭天峰等人,還是已經效忠長安的大河龍門長老張衝、青霞山莊莊主雲漠等等,論個人實力,都遜色於李宜。
長安城崛起之前,整個東唐地麵上敢說自己一定能穩勝他的人,隻有幾個第九境的強者而已。
其餘能與之相提並論者,也就世子李宏,老一輩的李玄念、李棟等同樣出身王室李家的第八境高手。
張東雲花費一定精力,才將之擊敗。
地相神功大地心印抵擋對方煞氣對精神的侵襲。
山相神功擎天不壞之身和澤相神功太淵煉體抵擋消解對方攻擊。
水相神功鏡湖懸天籠罩下,有效判斷對方力量、速度都更勝一籌的變化路數。
雷相天劫邪拳和風相截扶搖齊出,最終成功放翻李宜,打得對方找不著北。
成功突破到第七境,凝練殺氣成就人屠境界的張東雲在大明宮內,繼續練拳。
而下方長安城中,烏雲先生則離開天樞殿,去外城之間,檢閱隊伍。
考慮係統的判定,他這一次,果斷將長安十六衛的框架,先全部立起來。
不像左右威衛和左右領軍衛人數那麼多不要緊,基礎編製和架子都先建起來,後續慢慢再往裡分彆填人。
於是繼前四衛之後,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也分彆建立起來。
這裡的人,大部分來自投效反正的唐軍降卒。
此刻他們已經完全脫去先前做俘虜時的頹喪,重現精乾之象,甚至士氣比原先在唐軍時更足。
烏雲先生看著麵前人數尚少,但極為精悍的隊伍,滿意點頭。
張城主滿意,自然有人不滿意。
東唐王都陸陽城裡,勉強還能維持往日的喧囂與熱鬨。
城中百姓,對西北長安之亂,了解有限,對朝廷平叛,仍懷有充分的信心。
但高層中的絕大多數人,眼下心情都輕鬆不起來。
或者應該說,是前所未有的沉重。
王宮一道偏門打開,一條馬車低調駛入其中。
在宮中穿行,車上人不發一言。
直到馬車停在一座宮殿前,車上人才下來。
他全身上下,都被風衣籠罩,麵容也藏在陰影中,外人難以看清。
這人悄無聲息進入宮殿,而馬車駛走,王宮重新一片安靜。
宮殿裡,一個身著明黃服飾的老者,正在等候來人“項兄,久違了。”
來者放下風衣風帽,露出一張麵容威嚴,氣勢霸道的老者麵孔,歲數雖大,但威武如獅,令人不敢逼視。
“李兄。”他點點頭。
接待他的人,乃是當今唐王族叔,東唐老王爺李棟。
低調到訪的老人,來自西楚王朝,乃是當今楚王族叔項嶽。
他和李棟都是年齡百歲以上的老人了,但一身實力精悍,都是第八境的武道強者。
早年,二人也算不打不相識。
真要說交情如何,怕是跟西楚、東唐兩朝關係一樣,怨比恩多。
但不妨礙現在項嶽帶著楚王密信,拜訪東唐,雙方攜起手來。
“有項兄來,已可見西楚誠意,我朝王上見了項兄,定然驚喜。”
寒暄過後,李棟帶著項嶽,前往其他地方。
項嶽靜靜跟在他身後“不敢當,我大楚王上已有諭令,老夫此來,靜候唐王命令。”
李棟微微點頭。
話雖這麼說,但真正執行的時候,項嶽肯定隨機應變。
所謂奉唐王命令執行,反過來也可以說,東唐必須是主力,他們隻是旁邊幫把手。
“項兄有心了,有道是積沙成塔,水滴石穿,何況項兄這般大漠瀚海?”李棟說著,領項嶽進了另一間宮殿。
剛一進門,項嶽便看見一個熟人。
蕭昆。
南梁王朝宗室第八境的高手。
項嶽和蕭昆打交道,可比跟李棟還要更頻繁。
西楚、南梁兩大王朝之間,摩擦也多。
項嶽、蕭昆在戰場上,交手不止一次。
不過現下兩人見麵,都微微頷首致意。
就像他們彼此跟東唐王朝,先前也不和睦,但隻要有需要,同樣可以三國聯手。
東唐老王爺李棟先前所言聚沙成塔,水滴石穿,便在於這裡。
項嶽進了大殿,再往裡看,餘者都是東唐有名高手。
有些他不曾當麵打過交道,但都見過畫像,是以深知,站在這裡的人,至少都是第八境修為。
坐在唐王下首的一個道士,更是同唐王、楚王並稱的第九境高手,青雲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