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傳言佛門世尊不在,隨時可能回來,所以真正的危險現在還看不到,但隨時可能降臨。
以張東雲的身份與地位,自然不至於前腳說容得下他這個半妖,後腳就把他扔去送死。
佛門世尊雖是好大的名頭,卻未必放在這位長安城主眼裡。
“謹遵陛下旨意。”王慎行向張東雲一禮。
張東雲揮揮手,澄陽真人便和王慎行一起告退。
老道士回北俱蘆洲再找個副手,難度不大。
誠如前所言,在北俱蘆洲,像王慎行一樣誠心投靠長安城的人,不在少數。
其中不乏得力能乾之人,即便不如王慎行,也大抵夠用了。
西牛賀洲那邊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從武力上來說,整個西牛賀洲眼下都可以說是長安城的一部分了。
反抗的僧侶大都被迫退入荒海,留在陸地上的寥寥無幾。
長安城也開始在西牛賀洲鋪開自己的治政攤子。
但這個地方,乃整個炎黃界佛門源流之所在。
佛門在這裡經營了太久,根基比其他地方都要深。
當初在東勝神洲西域,雖說也是佛門天下,但好歹還出了解峰跟獄龍派這樣的武道名門。
誠然,解峰是趁著西域佛門因為仙跡事變元氣大傷的機會,成功突破桎梏,一舉衝到第十四境,帶領獄龍派徹底壯大。
但在那之前,獄龍派終歸也有些規模。
除了獄龍派,西域還有其他武道、儒家小宗派。
至少,有他們生存的土壤。
而這邊,偌大一個西牛賀洲,清一色全部佛門。
這裡的人,不是受戒的佛門弟子,就是信奉佛門,尊崇佛法的老百姓。
無數歲月,漫長積累下來,整個西牛賀洲跟鐵桶一樣,針插不進,水潑不入。
長安城眼下是從外靠暴力打破了這個鐵桶。
但破了的鐵桶,還是鐵桶。
此地修行者,都是佛門。
此地百姓,仍然信奉佛法。
對於長安,他們大多雖畏懼和屈服,但隱隱藏著仇視。
想他們配合長安,為長安效力,難上加難。
就算勉強為之,也可能出工不出力。
很多人的心態,按照張東雲上輩子藍星的一個說法,就是非暴力不合作。
敖空去那裡看過之後,建議直接就是留地換種。
地留下,人殺光。
然後從北俱蘆洲、東勝神洲遷移人口過來,甚至是從南瞻部洲遷移忠心可靠的妖族過來。
張東雲對這個辦法,心裡還是有所抵觸的。
畢竟,那不是一個兩個人。
整個西牛賀洲,幅員遼闊,麵積數以百億平方公裡計,人口也不比東勝神洲來得少。
但不用敖空的辦法,總要有彆的辦法才行。
否則,西牛賀洲當前這個民心狀態,怕是無法讓張城主達標,完成係統任務。
張東雲思考一段時間後,召人來大明宮。
少頃,一個老和尚步入大殿,參見張東雲。
“對西牛賀洲,你怎麼看?”張東雲問道。
“民眾心中向佛,可做疏導。”
老僧雙掌合十“佛在人心,而非一家一派之寺院金身。”
張東雲滿意的點點頭“如此,菩提寺的人都去西牛賀洲。”
下方東勝神洲中土菩提寺方丈心和大師,雙掌合十“謹遵陛下旨意。”
他向張東雲告退之後,便即動身,先返回自家菩提寺,做一番簡單整理後,眾多僧眾,便跟隨心和方丈浩浩蕩蕩一起西行,前往西牛賀洲。
人到了西牛賀洲,見過敖空與古樸後,心和方丈等僧人,便即分散開來,深入民間地方。
有他們大範圍觸動,行事頓時得以改觀。
對西牛賀洲很多百姓來講,長安城裡有佛門傳承,容得下佛門傳承,他們可以繼續信佛,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雖說大家以前各有掛靠和燒香的寺廟,但現在換個廟燒香,也不是不行,反正拜的佛陀、菩薩,總還是原來的。
大家畏懼長安,但又怕佛祖、菩薩怪罪。
現在不用擔心後者,那麼,對前者的抵觸自然也就沒那麼明顯。
張東雲對這一切都看在眼裡。
將來,思想依然是需要繼續轉變的。
但循序漸進,萬事開頭難。
目前階段,有這樣的結果,已經是一個好的開始。
關鍵是將來腳步不能停頓或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