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3。】,
韓湘子這邊沉下心來,靜心感知了約莫有一盞茶的功夫。
很快便從四麵流轉的各種氣息之中,抓住了大地之力流轉的脈絡。順著大地之力流動的脈絡,韓湘子順利找到了這些脈絡所指向的起點與終點。
“找到了!”
韓湘子豁然睜開雙眼,看向了虛空之中的某個方向。
也未見他有什麼動作,就看到他整個人似乎在向下沉去,就像是懸浮在水麵上的人,忽然向著水底沉了下去。
這一刻,韓湘子的心神意識,向著冥冥之中的更深處沉去。那裡是大地本源的更深處,但並不是位置上的下方,而是一種層次上的深處——所有地氣都是從深處流出,那裡是大地之力的源頭。
韓湘子能感覺到,從那深處傳來一種厚重無比的韻味,那是一種仿佛能承載一切事物的厚重與沉穩。
抓住這一縷大地道韻,就像是抓住了一根繩子,韓湘子才能往深處而去,否則的話他就會像是一隻無頭蒼蠅一樣,根本尋摸不到那深處的所在之地。
隨著他的心神意識不斷向著深處沉去,韓湘子就感覺自己像是浸沒在水中,四麵八方都有一種沉重的感覺壓在他的這道心神意識之上。
在下沉的過程中,韓湘子仔細注意著周圍的情況。忽然,他像是發現了什麼,驀然停住了身形。
隻見他探手攝來一道氣息,仔細觀察著這道氣息的情況:“大地之力中混雜的地煞之氣,是什麼時候消失不見了的?”
韓湘子凝神細細回憶,並未尋找到這種變化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卻原來是韓湘子在持續下沉的過程中,忽然發現周圍的地煞之氣,不知是什麼時候變成了純淨的大地之力,原本混雜的地煞氣息再也感受不到了。
“究竟是什麼時候發生這種變化的?”察覺到這一點後,韓湘子心下充滿了疑惑。有心想著要搞清楚這裡麵的奧妙,韓湘子便控製著將心神向上浮去。
在上浮到一定程度時,混雜的地煞氣息忽然又出現了。
反正是非常的詭異和突兀!
可惜,他依舊沒能發現這種變化究竟是在哪裡發生的。經過反複地上浮與下沉,卻始終找不到那個產生變化的分界線所在,最後他隻得無奈地放棄了探查的舉動。
“這天地間有無數未知之事,我也不可能儘數知曉。既然無法知曉這變化的緣由,姑且先暫時擱置罷!”搖了搖頭,韓湘子不再繼續糾結,暫時將此事按在心底,繼續向下沉去。
不知往深處下沉了多久,韓湘子忽然感覺眼前一瞬天光變滅,渾身上下猛地感覺一股沉重的力量壓在身上。
仿佛有萬重大山在擠壓著他這一道心神意識!
“怎會如此沉重?”韓湘子緊鎖著眉頭,竭力運轉心神,抵抗著這一股沉重的壓力。一秒記住【。3。】,
先前的時候,雖然也有一股壓力,但那股壓力並沒有多麼沉重,稍微適應一番就能夠輕鬆承受下來。
可是現在,這股無形的沉重壓在身上,幾乎讓他是寸步難行,更彆說這股壓力並不僅僅隻是停留在表麵,就連心神意識的內裡都能感受到這股沉重感。
每一次思維念頭運轉,像是帶著沉重的枷鎖,顯得無比遲滯。仿佛在這股沉重的壓力麵前,連思維都會慢慢停滯下來。
眼看著自身思維越來越遲鈍,韓湘子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最後的結果有可能是自己這一道意識被沉重給徹底遲滯,就仿佛凝固在琥珀中的蟲子,最終那股沉重給鎮壓到徹底無法動彈。
想到此處,韓湘子並沒有一味地提振心神去對抗這股沉重,而是靜心細細感受著這股沉重究竟從何而來。
“先前的時候,是周圍的大地之氣帶來的沉重之感,但對我沒有什麼影響。”韓湘子瞑目靜心,仔細感受著這股沉重的源頭,“而如今,這股沉重竟能直入心靈,令人防不勝防。這股沉重應當不僅僅是大地之氣所帶來的。”
在尋找這股沉重源頭的過程中,韓湘子的心靈思維逐漸擴散,似乎是與冥冥中的某種存在產生了聯係。
刹那之間,他感覺自己冥合虛空,與某種浩瀚偉岸的存在融為了一體。
恍惚之中,韓湘子感覺看到了一片浩大的大地,萬物生靈在大地上繁衍生息,但這並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是那些奔騰不息的河流,以及那近乎亙古不易的大山。
看到這一切的時候,韓湘子恍然明白了,自己所感受到的那股沉重,是來源於那一座座連綿的大山和那一條條奔騰不息的大河——那是承載起一切事物的重擔!
正如易經所言:“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地要承載一切事物,所以要具備這份承載萬物的沉重。
從未有過像這一刻,如此清楚的明了厚德載物、地載萬物的含義,一股莫名的感悟湧上了心頭。
韓湘子的心神不再抵抗那股沉重,而是用心神體會其中的承載之意蘊。
不知不覺中,那股沉重的感再也感受不到,反倒是韓湘子的這一縷神意,突然察覺自己能夠借來屬於大地的力量。
“原來如此,這便是乾坤借法的真正要義麼?”韓湘子的這一道神念輕輕一勾,無數大地之力隨心而動,在手指尖上結成了一座山川虛影。
看著指尖上三寸大小的山巒虛影,韓湘子默默無語。
雖然隻三寸大小,但他知道,隻這一道虛影砸下去,便可使得十裡之地天塌地陷,凡此範圍之內,萬物俱成齏粉。
要知道,單憑他自身真元法力施展法術,傾儘全力也頂多不過波及二三百丈,可是一旦向乾坤天地借法請力,卻能輕鬆施展出威力如此巨大的法術,簡直就是天壤之彆。
“此法威力宏大,不可輕易對人施展,否則波及甚大!”韓湘子散去了指尖上的山巒虛影,心下暗道,“乾坤借法,借得天地之力,最佳的用處還是用於悟道修煉。”
“如此,這一道法門便喚作《請仙》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