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但無論是左傳或是列女傳,男主角都叫杞良,而非範喜良;孟薑女也不叫孟薑女,而被稱之為杞梁妻,故事發生的背景都不在秦朝,而是春秋時期。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是誰這麼大膽,給咱們的政哥扣上的如此荒謬的黑鍋
咳咳,這就不得不開始從唐代的琱玉集開始說起。
在這裡,杞梁妻變成了有名有姓的孟仲資,哭的城則是變成的秦朝修築的長城。
同時,故事情節也變得更加飽滿,先是丈夫的屍骨被埋在長城中,女主角千裡尋夫,再到滴血認夫,認出丈夫的遺骨,親自收殮。
故事發展到今天,一提到孟薑女,我們就能想到哭長城一說。一提到長城,那必然就能想到秦始皇。
所以,至今還有人認為孟薑女哭長城一事,是真的。
朱元璋看熱鬨不嫌事大,挑重點的說
朱元璋大唐李世民
劉徹看後,瞬間甩鍋
劉徹朕就說,大漢的子民怎會編造出如此荒謬的故事,原來罪魁禍首是你李世民
大唐著名代表人物李二鳳世民
雖然不想想承認,但是民間確實廣為流傳這個故事。
李世民始皇請聽朕解釋嬴政。
嬴政朕不聽。
嬴政的不聽是真的不想聽,既然這個故事的由來原本就與他沒有關係,那他又有什麼可聽的。
但李世民卻會錯了意。
李世民認為這是始皇帝傲嬌的表現。他為了在天下萬民麵前樹立起一個親和開明的君主形象,他問長孫皇後“觀音婢,朕該如何解釋才足夠體麵”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在天幕上,倘若稍有不慎,他李世民就會變成一個允許天下人顛倒是非黑白的昏君。
所以為了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他必須表態。
長孫皇後也想到了這一點。
這就有點傷腦筋了。
長孫皇後皺了皺眉。
總不能讓琱玉集的作者就此封筆。
但封掉一個琱玉集,會有千千萬萬個作者同琱玉集一樣,或許還會演變出許多比孟薑女更加誇張的故事來。
長孫皇後想到了嬴政說的話,想了又想,便說道“後世之人之所以會造成誤解,實在是秦朝的典籍留下的太少。”
李世民會意,是了,隻要你說你和孟薑女沒有關係,並留下證據,那誰還會以訛傳訛,輕信謠言。
李世民同劉徹一樣,立即甩鍋
李世民隻要始皇留下的秦朝典籍足夠多,何愁後世之人無法分辨真相。
一番話,既不用讓大唐的子民做出任何的改變,同時又將鍋甩給了始皇。
關鍵還是你沒有留下自證清白的證據,所以才讓我們有機可乘嘛。
大秦。
從天幕講史記開始,嬴政就意識到這本書對後世的影響如此之大。他倒是想命人編撰史書,但實在是國家人才稀缺。
不過,這個叫李世民的後輩憑什麼敢教他做事
祖龍不悅,祖龍生氣,祖龍冷嘲熱諷
嬴政聰明者,自能分辨是非黑白。
武周。
武則天無比讚同嬴政說的話,點了點頭,在彈幕上跟上始皇的隊形
武則天是與非功與過,後人遠比我們想象的會說。
大明。
朱元璋看著看著,忽然覺得彈幕開始站隊了起來。
他的雙眸看著武則天的“我們”,身形久久不動。
馬皇後問道“陛下怎麼了”
朱元璋說道“天幕上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洶湧。”
馬皇後“”
朱元璋“看他們,似乎想要聯手。”
馬皇後沒好氣道“你可彆疑神疑鬼的。這些先人們所處的朝代不同,就算想要認識,想要拉幫結派,該如何認識,如何拉幫結派”
朱元璋覺得馬皇後說的有道理。
但他還是對武則天的“我們”存在疑問。
於是問道
朱元璋這個“我們”指的是你和始皇,還是我們所有人武則天
武周。
武則天隨即一笑,高深莫測道
武則天重要麼朱元璋
朱元璋重要。
武則天像在逗孩子
武則天你猜。
大漢。
劉徹覺得這二人開始你儂我儂了起來,開始指指點點
劉徹這裡是天幕,不是你們二人情意綿綿的聖地。
朱元璋一驚,看向身旁的馬皇後,當即否認
朱元璋彆胡說八道。劉徹
武則天卻是一臉的淡定
武則天朕欽佩的當屬始皇。天幕還說始皇容顏俊美,但始皇卻對此隻字未提,朕很是好奇。
朱元璋立馬轉移話題
朱元璋朕同樣好奇。
李世民朕同樣好奇。
朱棣一邊看戲,一邊不忘時不時出來刷一下存在感
朱棣朕同樣好奇。
大秦。
嬴政正興致勃勃地看著天幕上其他皇帝的議論,但沒想到話題兜兜轉轉還是繞回了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