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後雖然沒有子嗣,但是卻有一個養子叫李忠。皇帝到了一定的年齡就得立太子,太子意味著儲君,是未來要當皇帝的人,所以,絕對不能兒戲。
大臣們建議立李忠為太子,即便他和王皇後沒有血緣關係。
可王皇後終究是李治的原配皇後,她始終都擁有著皇後的身份,所以立她的養子為太子,也是可以被允許的。
但是偏偏,身為皇帝的李治給他和武則天的孩子起名為李弘。
“老君當治,李弘當出。”這是一句道教的一個讖語,意思是隻要太上老君降臨,人世間就能迎來太平盛世。
太平盛世,誰能不向往呢這句話,在當時幾乎是一種信仰。
那李治給他和武則天的孩子取名為李弘,這個意圖就非常明顯,就是在告訴大臣們你們選的太子朕不滿意
,朕這裡有一個更滿意的
其實,高宗對武皇,還是挺好的。如果從感情上來說。
拋開感情,武皇是高宗在後宮之中一把最鋒利的刀刃。因為他知道武皇在宮中沒有什麼勢力,要想達成目的,這個女人隻能依賴自己,而恰好,他也需要她的幫助。
當兩個人的目的是一致的時候,辦事效果往往會很快。
王皇後或許一直沒想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為什麼會失敗。
從她支持李治把武則天從寺廟裡麵接出來的時候,她或許也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引狼入室。
也或許,是她收養李忠後,李忠被大臣們擁戴成太子最佳人選的時候,從這一刻起,她不光是站在了武則天的對立麵,同時也站在了李治的對立麵。
因為,李治的意願是讓李弘成為太子。
當皇後和皇帝的意願背道而馳,在那個男子為尊的封建社會,對王皇後來說,其實是一件相當錯誤的事情。
李治開始有了廢後的打算。
劉徹可憐的王皇後。
朱元璋嗯真的可憐嗎朕倒是認為,從中就能看出王皇後和武皇的差距了,為什麼一個隻能是皇後,一個卻能成為皇帝
嬴政悄然點了點頭。
朱棣武皇果然不是一般女子。
武則天趁機說道兩句
武則天不要誤會,朕那個時候沒想這麼多,難道就沒有人相信朕那個時候隻想保命而已嗎
但是事到如今,已經無人願意相信這麼淺薄的理由了。
天幕
廢後不是嘴巴說說,王皇後是一鳳親自選給李治選的媳婦,除此之外,王皇後並沒有什麼過錯。
有人說她沒有子嗣就是她作為皇後的最大的過錯,但其實不是,在當時的法律中,女子過了五十歲還沒有孩子才算的上是沒有孩子。何況當時的王皇後才一十幾歲,如果用“無子”的理由把她廢掉,那才是不倫不類。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不是皇後無得,一是皇帝無德了。
皇帝是不能無德的,雖然這條路行不通,但是還有彆的方法。
著名的“廢王立武”會議,就此召開。李治為了能讓武則天坐上皇後之位,是真的煞費苦心。
參加會議的有我們非常熟悉的長孫無忌,褚遂良,於誌寧。這三個人的身份都很高,所以隻要他們讚同廢王立武,那李治的提議基本就穩了。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在當時,權利都在大臣們手裡,作為皇帝的李治本人,並無任何實權。小聲
武則天其實不怎麼願意回憶起當時。
但是李世民卻對天幕所說的這段很感興趣。
天幕
在這次會議中,李治就用王皇後沒有孩子為由,認為這是王皇後的過錯,提議將王皇後廢掉。
但是褚遂良卻用當時的法律規定,將李治懟了回去,認為王皇後沒有過錯。
李治沒有辦法反駁他,於是這場皇帝和臣子之間的會議是臣子勝出了。
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經曆了第一次失敗的李治竟然鍥而不舍
嬴政哦
劉徹哦
李世民哦
武則天哦
朱元璋哦
朱棣哦
朱棣雖然朕知道這段曆史,但是朕還是要配合一下。
天幕
李治很快召開了第一次會議,主題依然是“廢王立武”。
褚遂良上一次會議的發言非常好,所以被留下開小會議的大臣們決定還是由褚遂良繼續發言。褚遂良就開始拿武則天曾經侍奉過先帝為由,拒絕了李治的提議。
因為天下人都知道,武則天曾經侍奉過一鳳,如果李治還要執意將這樣一個身份的女人留在身邊當皇後的話,那麼將會接受天下人的非議。同時,萬代之後,也要經受後世的熱烈討論。
那麼,後世們是怎麼討論的
顯然,李治不在乎。
劉徹依然想做那個顯眼包
劉徹朕在乎
朱棣直爽中帶著一點點的含蓄
朱棣朕,大概也是有些在乎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