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冠也叫高山冠,通常是皇帝戴的一種帽子,後漢書輿服誌下記載:“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邪斜卻,乃直下為鐵卷梁,前有山、展筒、為述,乘輿所常服。”1
而唐朝時期的通天冠和漢朝時期的通天冠雖然區彆不是很大,但形狀上還是有了一定的改變。
天幕上放出了漢朝時期通天冠的造型
漢朝時期的通天冠高九寸,前麵有高山,所以通天冠又被稱呼為“高山冠”,唐朝時期的通天冠將前傾的冠梁改為後仰,在冠形上做出了改變。
劉徹奇怪的攀比又開始了
劉徹還是大漢的通天冠更勝一籌
李世民當然也不甘示弱
李世民之所以做出修改,正是因為覺得你們漢朝的冠做的並不是很完美。劉徹
朱元璋在朕看來你們的都不是特彆完
美,大明的冠才是最完美的。
朱棣吵什麼,意思是說通天冠自產生至今,最初的那一款是最不完美的是吧
天幕
其實通天冠在秦朝時候就已經有了,曆代皇帝一直將他們延續了下來,直到明朝滅亡,被清朝取代之後,通天冠才消失。
嬴政的笑容很微妙
嬴政既然不滿意秦的冠,卻又一直沿用
武則天看來這些個清朝的皇帝們對於冠有彆的高見
天幕
那有了通天冠,為什麼又來一個翼善冠
翼善冠是貞觀八年的時候,二鳳第一次把這種冠戴到了朝堂之上。其實也不止翼善冠,除了通天冠、翼善冠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各種冠。
翼善冠的形狀像襆頭,襆頭是北周興起的,又叫折上巾。隋文帝上朝的時候,就是戴的襆頭。我們通常說的隋唐隋唐,就是因為唐朝的很多東西,都能看到隋朝的影子。
通天冠就很像襆頭。
雖然和我們現在的審美有點差異就是了。狗頭
李世民天幕這是何意
劉徹意思是天幕看不上你發明的什麼翼善冠。
朱元璋噗。
朱棣弱弱地在天幕上發言
朱棣其實,翼善冠朕覺得還行啊
天幕
二鳳自己戴了翼善冠,傳了沒多久,就被廢而不用。直到明朝永樂二年,翼善冠又重新被皇帝用了起來。
相較於唐朝時期的翼善冠,明朝的翼善冠就要簡化很多了。
雖然簡化了,但該有的價值還是有的。
譬如明定陵出土的烏紗翼善冠,官商的金視足足有幾百克。不過,像是這種類型的文物,金子往往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得看它的主人是誰。
見慣了皇帝們的冠,夏夏不由得開始好奇女皇的冠了。
聽聞,女皇下葬的時候,有一頂鳳冠,也隨之陪葬。鳳冠用黃金做打底,有盤龍八條,外加花樹六樹。她的鳳冠和作為皇後時期的鳳冠不同。在當時,似乎流行銅鎏金,女皇卻並不想趕時代的潮流,鳳冠上就是統統都用了純金
天幕嘗試模擬出武則天的心聲
實力不允許朕用銅鎏金
其實世界上有名的女性掌權人不僅僅隻有武皇一個,還有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朋友,那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她是俄國的女皇。
劉徹葉卡捷琳娜二世
李世民好長的名字。
嬴政這就是所謂的外國
朱棣看來始皇帝已經很有想法了。
武則天和朕同樣有名
天幕
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大皇冠也同樣有名,是被譽為天才的宮廷珠寶工匠為她專門打造的一頂大皇冠,非常的奢華。大皇冠總共鑲嵌了2858克拉重的4836顆鑽石,其中裝飾冠頂的是世界上最大最漂亮的紅天鵝絨色尖晶石,重39872克拉。2
不過,葉卡捷琳娜本身也對珠寶首飾非常沉迷。除了葉卡捷琳娜二世之外,俄國沙皇也是如此。據說,他在加冕時,由於皇冠過重被擠出來一道疤,因此患上了偏頭痛的病。
莎士比亞說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自然有其非常深刻的意義。
除了鳳冠之外,據說乾陵裡頭有五百噸的金銀珠寶,很多摸金校尉們都慕名前去“探查”。
武則天心中一咯噔。
果然是樹大招風,金銀財寶多,就免不了要碰上可恥的盜賊。
天幕
縱然摸金校尉們有很多本事,但這一次他們碰上的是乾陵。
曾經,黃巢召集了四十萬軍隊挖乾陵,可就是挖不動。
在他們想要對乾陵“大展手腳”之時,原本還是豔陽高照的天,一下子就變得烏雲密布。一瞬間,天上就下起了大雨,四十萬的軍隊就這樣各自逃竄。
劉徹疑惑
劉徹挖不動
朱棣無情吐槽
朱棣武帝流下了羨慕的淚水。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