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將他人助力當成自己的本事,是大忌!_穿書之貴女不得不打怪升級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穿書之貴女不得不打怪升級 > 第二百九十三章 將他人助力當成自己的本事,是大忌!

第二百九十三章 將他人助力當成自己的本事,是大忌!(1 / 2)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陳國公陳拙鑫進宮之前,塞給了胡嬤嬤一個大荷包,胡嬤嬤掂量了一下,分量不輕,但是摸起來還圓圓的,看起來不是金銀,而是寶石珍珠之類的。

而且胡嬤嬤知道,荷包裡麵,應該還有銀票。至於多少,胡嬤嬤從來不會懷疑陳拙鑫的手筆。

耳邊想起陳拙鑫的話,

“嬤嬤是個聰明人,良禽擇木而棲,嬤嬤何必一棵樹上吊死。賢妃娘娘對五皇子的心思,嬤嬤當真以為聖上不清楚嬤嬤可不要忘了,聖上與禮國公世子幼時相識,你說,是你們娘娘對世子印象深還是聖上印象深”

胡嬤嬤驚出一身冷汗。

陳拙鑫步履緩慢,每一步都似乎踩到了胡嬤嬤的心口上。

陳拙鑫從胡嬤嬤一逝而過的慌亂中捕捉到了她的猶豫,心中不免有了些許的把握。

陳拙鑫又似乎不經意地道,

“假如,張娘娘還在,嬤嬤認為,張娘娘會是什麼位份”

胡嬤嬤心中叫苦,這還用問

張娘娘如果還在,即使張娘娘因為出身太低,難以做到“四妃之一”,但有一定肯定,焦成芳無疑做不成這個賢妃娘娘。

陳拙鑫似乎並不想聽到胡嬤嬤的回答,自顧自地道,

“陳美人也死的早,可惜了不過,嬤嬤,你說看,張娘娘和陳美人死得這樣早,三皇子和五皇子雖然可憐,不過,倒是讓賢妃娘娘有了撫養兩個皇子的機會,你說,賢妃娘娘是不是樂見其成”

饒是胡嬤嬤沒少經曆過你死我活的爭鬥,但還是被陳拙鑫的話震得幾乎魂飛天外。

這不是暗指焦賢妃害了張妃和陳美人嗎

胡嬤嬤顫聲道,

“國公爺請慎言”

陳拙鑫語氣中帶著嘲諷,用隻有二人才聽得到的聲音道,

“嬤嬤,我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聖上怎麼想,你可彆以為,整個大周的後宮就你們家福遠宮這麼大一點的地方可彆在前麵打打殺殺之後,再成為下一個張娘娘和陳美人”

焦賢妃對李刕的心思,彆人或許不清楚,但是,她最清楚不過。

她陪著焦賢妃在閨中待嫁一直到入宮。

從焦賢妃是眾多後宮女子中的一個,一步步,登上了“四妃之一”的位置。

雖然禮國公世子以前很少在京城露麵,回京後因為身染病痛,深居簡出,但是,胡嬤嬤還是見過李刕的。

五皇子跟李刕容貌太過相似,簡直比李宓和李刕的相似度還大

幸好,李宓和五皇子看上去不特彆相像,因為,李宓在容貌上與他的外祖王家人相像較多。

胡嬤嬤陪伴焦賢妃期間,她幫著焦賢妃料理過不少可能威脅到焦賢妃地位的人,說她是焦賢妃的一把刀,雙手沾滿了小妃嬪,小宮女,還有小太監的鮮血毫不為過。

不過,胡嬤嬤知道,五皇子的母妃陳美人和張娘娘,確實不是焦賢妃做的。

然而,陳拙鑫似乎看透了胡嬤嬤的心思一般,幽幽地道,

“賢妃娘娘走到今天,你以為是因為她容貌絕美無雙,還是家室顯赫無敵或者自身如同則天皇帝那般能夠運籌帷幄嬤嬤,將他人的助力當成自己的本事,是大忌啊”

胡嬤嬤一個趔趄,險些跌倒,幸好,此刻已經來到了主殿門口,她趕快扶住身旁的柱子,及時站穩身形,掩飾了內心的驚惶。

焦賢妃有“貴人”相助的事情,沒有向胡嬤嬤隱瞞。

但是,迄今為止,胡嬤嬤也沒有見過這位“貴人”。

胡嬤嬤曾經猜測,這位“貴人”其實就是陳國公陳拙鑫

但是,焦賢妃堅決否認,在焦賢妃心中,陳拙鑫不過因為有野心,也因為是幸運,能夠與自己一起被“貴人”賞識。

陳拙鑫,一個本來永無出頭之日的庶子,怎麼可能是“貴人”

假如不是被“貴人”賞識,陳拙鑫就是給自己做狗,自己都嫌他沒用

而胡嬤嬤如今卻更加認定,焦賢妃身後的貴人就是陳拙鑫焦賢妃是“當局者迷”

胡嬤嬤看著如今越來越盛氣淩人的焦賢妃,暗自歎息。

胡嬤嬤不得不承認,陳拙鑫說得對。

論容貌,焦賢妃彆說不如豔絕後宮的張娘娘,在四妃裡麵,她也不是頂尖的,如果不是因為年輕幾歲占了優勢,她的容貌還真比不上上官淑妃。

在“四妃”之下,魯昭容,隱隱有上升趨勢。

論才華,焦賢妃不如韓德妃。

論家世,自然更沒有辦法跟皇後娘娘和秦貴妃比。

論手段,胡嬤嬤這些年在宮裡,也見得不少,焦賢妃一直都是“簡單粗暴”型。

她喜歡的,就是這麼幾種,

入她眼的,

或者拍馬屁恰好拍到她心尖上的,

或者是她想拉攏巴結的

然後,她常常不審時度勢地去衡量利弊,很多時候都是意氣用事。

比如,針對冀家姐妹,比如,

而不得不說,焦賢妃也算是幸運,每次做過了頭,都有人給她收拾殘局。

宮外有陳國公,宮裡麵有他們這些必須依靠她的手下。



最新小说: 小祖宗野又嬌池爺淪陷了季清梨裴西池小說全文免費閱讀完整版 雙生空間之邪王休想上位 逼我搞事業是吧? 鄭原趙可琪 家兄嬴政,誰敢殺我? 穿越忍界之我竟然成了史萊姆 綜仙:千手大佛,小竹峰上小師弟 救命,霍醫生破戒後,太狂了薑怡霍燃 被綠後我成了前任叔叔的小嬌軟 朕法